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平武野生天麻产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植被、土壤营养成分、土壤及天麻中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平武野生天麻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900m范围,该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林木以青冈树为主,草本植物以蕨类为主,成土母质为志留系千枚岩。野生天麻多生长于壤土中,土壤为弱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较缺乏,土壤有效铜、有效锌和活性锰含量较高,未遭受到重金属污染。天麻对铜、锌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研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凝胶对天麻鲜切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有效氯浓度、凝胶浓度和处理时间为自变量,样品表面菌落存活数量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佳组合并对天麻鲜切片进行(4±1) °C贮藏实验,分别在贮藏0、2、4、6、8、10 d内测定天麻鲜切片的表面菌落总数、色差、天麻多糖、失重率。以无菌水处理做对照。分析SAEW凝胶对天麻鲜切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 天麻鲜切片在0~10 d的贮藏过程中,处理组菌落总数为2.06 Log (CFU/mL)、色差值变化为5.89、质量损失率为1.24%、天麻多糖含量减少2.06%。对照组菌落总数为3.72 Log (CFU/mL)、色差值变化为10.01、质量损失率为3.24%、天麻多糖含量减少5.45%。结论 SAEW凝胶具有较好的杀菌、保鲜效果。相关结果有助于天麻鲜切片保鲜技术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以天麻为主要原料配以西洋参、枸杞子制备天麻酒。采用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溶出率之和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原料粒径、浸泡时间、料液比对天麻酒渗漉工艺的影响,并采用小鼠模型分析天麻酒对小鼠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酒最佳渗漉工艺为:原料粒径50目、浸泡时间6 h、料液比1∶9(g∶mL)。在此优化条件下,4种功能成分的溶出率之和为3.59 mg/g。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天麻酒与普通酒相比能显著降低肝组织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丙二醛、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对因酒精摄入导致的肝损伤有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4.
真伪天麻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曹峰  周群  孙素琴 《现代仪器》2002,8(4):19-21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对药用天麻和伪品天麻(芭蕉芋)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天麻和芭蕉芋在外观上很相似,都是成椭圆或扁卵圆形的块茎,皱缩而稍弯曲,并且在一维谱图上差别很细微,而在二维谱图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别。在800~1500cm~(-1)波段范围内,天麻在同步图上有二个较强的自动峰,分别在1237cm~(-1)和1415cm~(-1)附近,而芭蕉芋有四个较强的自动峰,在1024、1055、1194、1225cm~(-1)附近,1400cm~(-1)处也有相关峰,但是较微弱,二维相关谱可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增加谱图的识别能力,可用于药材真伪品的鉴别。该法快速、准确,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云南化工》2017,(8):34-37
以昭通天麻中天麻素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溶剂、天麻粒径、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天麻中天麻素和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经过实验得出50%乙醇、1:25料液比、50目粒径、沸水浴回流提取2次为最佳提取条件,测定出昭通天麻干燥块茎中天麻素含量为0.43%,浸出物为18.18%。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究复合保鲜剂对鲜切天麻保鲜效果的影响,为鲜切天麻采后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鲜切天麻为实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考察茶多酚、柠檬酸、抗坏血酸、壳聚糖复配对鲜切天麻感官评价的影响,以鲜切天麻感官评价为控制指标,筛选出适宜鲜切天麻的复合保鲜剂配方。结果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为茶多酚质量分数1.25%,柠檬酸质量分数0.50%,抗坏血酸质量分数0.20%,壳聚糖质量分数0.90%。与采用清水处理相比较,该复合保鲜剂在4℃下贮藏15d,能有效维持鲜切天麻的硬度和色差L*值,延缓其天麻素和多糖含量的下降,保持鲜切天麻PPO活性和POD活性。结论复合保鲜剂能有效地保持鲜切天麻的商品价值,可用于鲜切天麻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体系中单一添加天麻醇提物、苦荞醇提物及两种提取物的复配液,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复配液后发酵体系中的残糖(还原糖)含量、pH值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液中天麻醇提物添加量为7 g/L、苦荞醇提物添加量为5 g/L时效果较佳,相比空白组(未添加提取物)和单一添加组(天麻、苦荞),胞外多糖产量分别增加了49.08%、13.76%、33.88%,菌丝体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1.10%、11.35%、26.69%,均显著地高于空白组(P<0.01)和单一添加组(P<0.05)。发酵动力学研究表明,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复配组相对于空白组能消耗更多的碳源物质促进胞外多糖的合成。因此,天麻和苦荞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显著促进灰树花菌体生长与胞外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 HSI)技术, 通过一种原位质量标志物评估方法, 与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相结合, 建立预测模型对不同来源的天麻粉进行可视化评价。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不同产地、不同晾干方式天麻粉中6种质量标志物含量并作为金标准; 苯酚-硫酸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水分测定仪测定含水量, 两者作为辅助评价指标。HSI选用可见近红外(visible near-infrared, VNIR)和短波红外(short wave infrared, SWIR)双波段光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以鲜品切块晾干方式制备的天麻粉的质量标志物对羟基苯甲醇、多糖和水分含量均增加, 同时天麻素和巴利森苷含量显著减少甚至消失。根据高光谱图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预处理特征, 基于波谱角(spectral angle mapper, SAM)的监督分类算法对不同产地和加工方式制备的天麻粉进行了原位、无损分类, 其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实现了质量标志物含量的反演预测。结论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高光谱原位预测的无损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可视化评价和预测, 可以为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式的天麻粉质量标志物快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价云南小草坝新鲜天麻中9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云南小草坝新鲜天麻中铁Fe、铜Cu、钴Co、锰Mn、镍Ni、硒Se、砷As、铅Pb、汞Hg的含量, 并使用食品安全指数IFS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云南小草坝新鲜天麻中各元素均检出, 参照《现行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重金属限量值判定, 54份天麻中Cu、Pb、As、Hg的含量均没有样品超过限量指标。按照GB 2762-2012食品标准进行判定, Pb有40.7%的超标率, As、Hg均未出现超标样品。小草坝产区新鲜天麻中As、Pb、Hg的IFS值均小于1。结论 云南小草坝新鲜天麻中微量元素丰富, 食品安全风险整体上在可接受范围, 但仍需关注可能存在的铅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影响天麻中天麻素的提取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醇浸膏收率及天麻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提取的最佳条件70℃下,用4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6倍量乙醇。结论所用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