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角帆蚌脏器为试验材料,以Na Cl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的低温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Na Cl溶液浓度0.3 mol/L、料液比1∶15、提取时间9 h。在此条件下,糖蛋白得率(以糖含量计)为(9.259±0.083)%,糖蛋白得率(以蛋白质含量计)为(3.763±0.107)%。提取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得三个组分糖蛋白粗品。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三个组分都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清除能力不同。10%SDS-PAGE电泳后经考马斯亮蓝R250和PAS染色,表明3个组分含有不同的糖蛋白谱带。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抚州的池蝶蚌贝壳及其珍珠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特征和微结构.结果表明,池蝶蚌贝壳纵断面的总体结构为:表壳层-棱柱层-珍珠层,部分贝壳出现多层复杂的生长组构可能是由于贝壳的生长间断引起.珍珠层呈现"砖墙"结构特征,由有机质将文石小板片如"砌墙"般垒积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池蝶蚌贝壳及其珍珠的珍珠层表面出现螺旋状纹理,这种现象在其它的淡水珍珠(如三角帆蚌贝壳及其珍珠)中极为少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螺旋状纹理发现,单个的螺旋生长结构由半封闭的圈层构成,因此认为,其属于一种层状堆积的变异表现形式;池蝶蚌珍珠中部分有核珍珠的结构特征自内向外表现为:珠核-珠核表面初始生长层-珍珠层.珠核表面初始生长层中的文石呈不规则球粒状无序堆积,显示出快速生长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是其具有独特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我国主要育珠贝(蚌)的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马氏珍珠贝、大珠母贝及企鹅珍珠贝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c轴垂直珍珠层面定向排列;淡水三角帆蚌壳珍珠层文石晶体有两种明显择优取向,一种c轴垂直珍珠层层面,另一种c轴与层面斜交,其(012)面网方向与层面平行.  相似文献   
4.
测定并比较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许氏帆蚌(Hyriopsis schlegerii)的ITS-1序列,以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为外类群,利用PHYLIP3.65软件中的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了它们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许氏帆蚌和三角帆蚌没有表现出种间差异,应属于同一物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沉水植物-滤食动物联合抑制蓝藻的效果,模拟真实环境,筛选了太湖流域水环境修复常用的1种沉水植物和2种滤食动物.结果 表明,密刺苦草、三角帆蚌、鲢鱼以及沉水植物-滤食动物的不同组合,均能一定程上抑制蓝藻的生长.其对蓝藻抑制率依次为密刺苦草+鲢鱼+三角帆蚌(90.99%)>密刺苦草+鲢鱼(75.79%)>密刺苦草+...  相似文献   
6.
对组合型生态浮床中水生植物单元(空心菜)、水生动物单元(滤食性贝类三角帆蚌)、微生物强化单元(人工介质)进行组合配置,分析不同生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单元对TN、TP、CODM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48.5%、46.7%、49.9%,均高于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单元,人工介质富集的微生物是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主体,而水生动物单元对Chl-a的去除贡献率达到了79.1%,表明水生动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途径主要为三角帆蚌对藻类等颗粒性有机物的滤食。通过三角帆蚌的滤食及排氨作用促进了颗粒有机物的可溶化和无机化,为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上微生物增殖以及植物的吸收提供了有利的基质条件,从而促进了浮床的污染物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7.
采珠后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帆蚌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常用于珍珠的人工培育。经它育成的珍珠产量高、质量好,但珍珠采收后,其壳、肉和外套膜均被视作废弃物而丢弃。为了有效利用三角帆蚌采珠后的废弃物,本论文对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蚌肉:54.07%;外套膜:45.74%)、糖类(蚌肉:35.85%;外套膜:45.56%)以及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蚌肉:168.60mg/100g;外套膜:406.59mg/100g)。在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含氮成分中,97%以上为蛋白氮,其中大部分为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蚌肉中二者的总和占全氯量的90.59%。外套膜达65.23%。就氨基酸组成而言,三角帆蚌肉的营养价值高于大豆蛋白,而外套膜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40.07%),其营养价值低于大豆蛋白。除此之外,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脂肪中还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蚌肉:72.71%;外套膜:77.73%),比一般淡水鱼的62.23%高10%以上。可见,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均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角帆蚌多糖制备及基本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三角帆蚌资源、开发利用其中的多糖类物质,运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质、乙醇再沉淀的方法提取获得了三角帆蚌多糖(HCPS),提取率为3.5%左右。运用DEAE-纤维素-52色谱和葡聚糖G-100色谱对三角帆蚌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纯化组分(HCPS-1、HCPS-2和HCPS-3),3个组分HCPS-1、HCPS-2和HCPS-3的得率分别是26.9%、30.2%和3.9%。运用化学的、物理的方法测量分析了三角帆蚌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部分理化性质,包括总糖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硫酸基质量分数、相对粘度、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红外光谱(FTIR)。HCPS-3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硫酸基质量分数和复杂的单糖组成,这些与HCPS-1、HCPS-2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对组合型生态浮床中水生植物单元(空心菜)、水生动物单元(滤食性贝类三角帆蚌)、微生物强化单元(人工介质)进行组合配置,分析不同生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单元对TN、TP、CODM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48.5%、46.7%、49.9%,均高于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单元,人工介质富集的微生物是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主体,而水生动物单元对Chl-a的去除贡献率达到了79.1%,表明水生动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途径主要为三角帆蚌对藻类等颗粒性有机物的滤食.通过三角帆蚌的滤食及排氨作用促进了颗粒有机物的可溶化和无机化,为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上微生物增殖以及植物的吸收提供了有利的基质条件,从而促进了浮床的污染物净化效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不同龄期池蝶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以及Zn、Mn、Cu、Fe、Ca、K、Mg、Na等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评判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不同龄期池蝶蚌粗蛋白质含量为46.35% ~59.28%,粗脂肪为3.98% ~8.56%,灰分为0.60% ~6.78%,水分为76.49% ~88.13%.矿物元素种类较多,Cu、Zn、Fe的比值合理.1、2、3龄期池蝶蚌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是44.80%、44.55%和44.98%,呈味氨基酸分别为18.47%、18.14%和18.49%,蛋氨酸+胱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综合评价,池蝶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