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188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2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以正磷酸盐为阴离子化剂,对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进行改性,制备阴阳离子比为0.5的两性淀粉,其最佳工艺为:磷酸盐与阳离子淀粉质量比为1.94~2.02.反应温度145~155℃,反应时间3~3.5 h。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种两性淀粉仅使淀粉结构中的非晶态区发生改变,并未改变整体结晶结构,因此其生物降解性会同天然高分子淀粉一样可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2.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剂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剂溶液,能使玻璃片表面由亲油变强亲水,在石英上的接触角为6°(稀释至1/2和1/4浓度时为11°和12°),与羊大站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75×10-3~3.18×10-3mN/m。该解堵液与黏度1~50 Pa.s的不同区块稠油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的乳状液,60℃、175 s-1黏度为2~6 mPa.s,在配液水矿化度高达6000mg/L以上或钙镁离子浓度高达250 mg/L时,该解堵液仍能保持对稠油的乳化降黏能力。该解堵液从实验岩心中驱出的原油量比地层水多75%,驱出液为乳状液。通过一个井例介绍了化学吞吐工艺:先用一种降黏解堵液对油井进行预处理,清洗油管、炮眼及近井地带,再注入碱性解堵液(该井例中为500 m3),注入时间约15小时,然后开井生产。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16口新投产井实施化学吞吐(第一轮次),15口井有效,其中2口井先后转注水,其余13口井到2005年底仍继续产油。图1表6参5。  相似文献   
3.
用 N,N′-二羟乙基乙二胺、氯乙酸钠合成了 N,N′-二羟乙基乙二胺二乙酸钠(中间体),中间体再与硬脂酰氯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 Gemini 两性表面活性剂 N,N′-二(β-十八酰氧基)乙基乙二胺二乙酸钠。对产物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硬脂酰氯):n(中间体)=2.5,溶剂 V(水):V(氯仿)=1:2,pH=9.0~10.0,反应温度15~20℃,反应时间5 h。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定了产物结构,并测试了产物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在25℃时,该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24 mmol/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35.7 mN/m;即时泡沫高度为250 mm,5 min 后泡沫高度为220 mm;乳化时间为22.48 min(甲苯-水物系)和4.65 min(正己烷-水物系),亲水-亲油平衡值为5.4,等电点为 pH 3.3~6.5。  相似文献   
4.
天然高分子改性制两性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锦  周勤  王杰 《工业水处理》2007,27(9):20-23
以天然植物胶粉F691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接枝共聚和曼尼奇(Mannich)三步反应合成出改性两性型絮凝剂(CG-AC),确定了其较佳的制备条件.试验表明:20 mg/L CG-AC与100 mg/L PAC配合使用处理活性红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可达68%,效果明显优于对比样PAM-C;CG-AC对造纸混合污泥的絮凝脱水性能优于对比样PHP和PAM-C.  相似文献   
5.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申迎华  王孟  王志忠 《化工进展》2003,22(10):1061-1065
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从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两个角度着重阐述了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同时简单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Composite sheets composed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BP) and paper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physical and biodegradabl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per sheets were soaked in BP emulsions and cured at 100°C for 20 min. The wet strength of composite sheets with the same basis weigh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BP content, although dry strength increased only moderately. A 0.5% addition of a common wet paper‐strengthening agent, poly(amidoamine‐epichlorohydrin) (PAE) resin, enhanced the wet strength, which reached 9.3 MPa, of composite sheets consisting of a BP : paper ratio of 20 : 80. Further enhancement wa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polyvinylamines (PVAm). The wet tensile strength of composite sheets consisting of BP and paper (20 : 80) increased by 27% with the addition of 0.2% PVAm and 0.5% PAE, whereas it was enhanced by only 3–4% with the addition of 0.7% PAE.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sheets was somewhat retarded by the addition of PAE and PVAm. However, a 90% weight loss was observed 60 days after placing composite sheet samples in soil. A similar weight loss was observed after 45 days for composites without additives and after 30 days for base paper alone.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6: 861–866, 2005  相似文献   
7.
两性乳化剂体系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琥珀酸类两性乳化剂(A1)与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A407)复配体系,合成了有机硅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三甲氧基硅烷(A174)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系统研究了两性乳化剂体系与非离子乳化剂复配比例、用量及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分布比例(R/F)E对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剂配比m(A1)∶m(CA407)=30∶70时,乳液聚合稳定性及抗电解质稳定性较好;乳化剂用量越大,乳胶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宽,乳液黏度越大,涂膜吸水率也越大;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的分布比例主要影响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TEM乳胶粒形态分析及DSC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认为,A174主要在乳液聚合时分布在乳胶粒表面,易水解交联。  相似文献   
8.
张文郁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精细化工》2005,22(1):26-28,48
对碱土金属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10种氧化物作为合成1 甲氧基 2 丙醇固体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筛选。发现在碱土金属氧化物MgO、CaO和BaO中,中强碱MgO具有较高的环氧丙烷(PO)转化率(71 07%)和1 甲氧基 2 丙醇(PPM)选择性(92 53%)。在两性氧化物中,ZnO具有较高的PO转化率(55 26%)和PPM选择性(92 37%)。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原料摩尔配比对MgO、ZnO的催化作用特点的影响,发现MgO在催化性能和1 甲氧基 2 丙醇选择性方面表现出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洗涤用品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洗涤用品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由于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已开始在部分地区禁磷。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将如何发展,其前景如何,专家的看法又如何,就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处理芳香两性化合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生产废水,通过静态吸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吸附-脱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常温和2 BV/h的吸附流量条件下,原废水不用调节pH值,直接经JX-101树脂吸附处理20 BV后,CODC r可从6 000 mg/L左右降至700 mg/L左右,CODC r去除率达88%以上,PABA的吸附去除率达99%以上。采用1 BV 8%氨水溶液 1 BV 4%氨水溶液 2 BV水作脱附剂,在313 K脱附温度和1 BV/h脱附流量的条件下,树脂脱附性能良好。该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可回收有用物质,有望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