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轻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许砚梅  杨尘 《城市建筑》2014,(29):52-52
本文跳出了一贯的类比方式,转向通过分析有关张雷对建筑外表皮修缮改造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相应地移植应用在对佛寺建筑建筑修缮改造方案的分析中,希望能以此拓宽佛教寺院建筑修缮改造中的对外表皮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文分析了称名念佛的理论特色与功用,指出“称名念佛”的修持特色就是简单易行。论文还指出,称名念佛起到了咒术、“摄心为戒”、“罪灭心净”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我国古代大型和特大型铁佛像的情况,介绍了几尊现存的唐代、宋代、金代和明代的大铁佛像。以及古代大铁佛像的铸造工艺。  相似文献   
4.
李晓岑  冯蕾  杨伟林 《中国造纸》2018,37(12):36-39
为探讨云南地区古代文献的造纸工艺,对大理佛图塔藏宋元时代佛教经卷进行实地考察和取样。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纤维形态分析,发现佛教经卷都采用桑皮纸,抄造时加有填料,浆料打浆度较低,成纸后经过染潢等处理,有的纸张浆内施胶加填进行了施蜡加工,其工艺类似于唐代的硬黄纸。  相似文献   
5.
以天童寺、灵隐寺为中国传统公共建筑的典型范例,初步分析了禅宗寺建筑群体空间形态和环境设计手法,提出了可供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借鉴的中国传统空间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6.
孙晓萍  谷岩 《山西建筑》2014,(34):13-15
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对具有参神礼佛、祭祀法会等特殊功能的佛寺建筑的场所空间进行了现象学分析,阐述了佛寺建筑场所的空间结构和特性,并进一步对佛寺建筑的空间体验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场所的定位和认同感对于场所精神营造的重要性,并解析了佛寺建筑场所精神的营建,总结了佛教建筑场所精神的发展与继承,为佛寺建筑的设计、本真场所的构建以及场所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龙彬  颜虹 《重庆建筑》2013,(2):32-34
该文主要介绍了重庆市明代重点保护文物建筑东华观藏经楼的建筑现存概况。在对其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测绘的基础上,对东华观藏经楼残损状况及其文物价值进行评估,同时对藏经楼建筑环境和建筑本体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8.
马上行 《园林》2020,(4):57-62
佛寺遗址型口袋公园是将佛寺遗址与口袋公园结合建设的复合型公园,具有良好的建设前景。文章阐明了佛寺遗址型口袋公园建设的必要性,探讨基于传统佛寺元素提取的规划设计方法,选取南京天界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并进行具体应用。研究旨在有效保护佛寺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游赏功能,解决口袋公园普遍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希冀为将来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映莹  王锋 《山西建筑》2010,36(4):41-42
从南山寺风景区的地域特征出发,通过对南山寺二期规划设计理念、规划原则、总体布局、主体建筑设计思想、空间处理和建筑功能等的论述,意在探讨佛教道场的地域营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原木楞堆进行火灾试验以及对楞堆燃烧温度和对周围辐射温度的记录,分析原木楞堆燃烧过程中各个测点的温度曲线的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各个阶段燃烧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伴随着楞堆温度的升高,生成气体中的CO2、CO两种气体的含量明显提高;空气中O2、N2两种气体的含量逐渐下降;楞堆燃烧温度和温度场的分布明显受到外界风速的影响;楞堆燃烧可明显分为4个阶段;楞堆由初始阶段到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