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电工技术   3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5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61篇
矿业工程   86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308篇
石油天然气   153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井所获取的地层岩心资料,揭示该地区下志留统风暴沉积较为发育。基于精细的岩心观察描述,详细分析了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下段中上部风暴沉积的特征,并阐明了风暴作用对泥页岩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风暴岩岩性偏细,以粉砂岩为主,石英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具2种不同的粒度概率曲线;主要发育底部冲刷面、块状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准同生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垂向上主要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均具有从底到顶粒度变细的沉积特征,不同的沉积序列与风暴流能量的强弱有关。下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频繁的风暴活动与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和古气候条件具有内在联系。特大型风暴对浅海陆棚深水区的细粒泥质沉积物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单层厚度、破坏垂向连续性、改变原始沉积构造和侧向稳定性等,总体上降低了泥页岩的品质。因此,研究认为在页岩气的勘探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风暴因素对陆棚深水区原始泥质沉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扬子及邻区层序地层与原型盆地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扬子及邻区原型盆地可划分为 9个大层序,其中,1~6大层序由中、古生代海相地层组成;第 7大层序为早、中侏罗纪的陆相沉积;第 8大层序为晚侏罗世的前渊沉积;第 9层序为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的伸展盆地。震旦纪,中部地区为台地相环境,向南为浅海陆棚环境,向北以陆表海为主;寒武纪至早奥陶世为典型的大陆边缘盆地;中、晚奥陶世至志留纪为裂谷盆地发展阶段;泥盆纪至石炭纪该区发生广泛海侵,与华南海域和太平洋海域多处相连;二叠纪至早、中三叠世为原型盆地的重要转型时期,随着分隔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勉略古洋盆向东打开,扬子北缘由前期的区域性隆起转变为向北加深的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经历了两次幕式旋回,巴东组沉积时期盆地沉降缓慢,九里岗组沉积时期则较快;早、中侏罗世原型盆地早幕 (早侏罗世)沉积缓慢,晚幕 (中侏罗世)快速沉降,以水下沉积作用为主;晚侏罗世可划分为两大构造演化阶段,早期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晚期强烈;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盆地范围缩小,以湖泊、河流体系为主。由此,中扬子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 4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具有幕式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3.
沈泰 《中国水利》2002,(12):17-19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行长江堤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蔽工程既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工程,隐蔽工程与其他行业的关联性很强,对众多行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有效地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螺山站高水位流量关系是确定长江城陵矶(莲花糖)控制水位的基本依据,从基本的河道水力学规律出发,考虑涨落率修正、瞬时比降修正,计算各时段点的代表性比降,和相应糙率,求出均值,根据断面资料,得出高水位的稳定流曲线,并以各日流量转化的稳定流点,进行验证,精度很好,分析了河段区间流量对螺山站稳定流量的影响。阐明了螺山站稳定流量的变化情况和趋势,推求了各次大洪水的超额洪量,计算出莲花糖以上的总入流,根据现今的湖区及槽蓄容积进行洪水演进,计算1954年特大洪水的超额洪量,并分析节三峡水库拦洪后对长江中下游超额水量的影响;对莲花塘不同防洪控制水位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抬高控制水位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应堂 《人民长江》2002,33(7):13-15
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是工程前期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越来越多地为工程建设所重视。大桥工程地质勘察以往对此涉及较少,也无明确的统一规定,以长江上所建特大桥为例,对此项工程作了些探索性的研究,重点研究的问题是:区域构造环境及构造变形,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新构造活动,断裂活动,地震活动等,为大桥建设宏观决策和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江重要堤防的防渗问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长江重要堤防主要座落在第四纪冲积平原上,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巳1600多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多数也有数百年历史,系经历代不断加高培厚、由小垸联成大圩、溃决后再修复逐渐扩大形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基础渗流导致渗透破坏;②堤身隐患多,主要是土质杂乱不均、填筑质量差(压实不匀)、断面杂乱、生物洞穴以及人类活动残迹等;③河岸崩塌。解决的办法主要采用防渗墙截渗。重点介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防渗工程中的应用。对其它类似工程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门海堤堤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站地区面临南海、大陆岸线长457km,遭受洪水。潮汐、台风的影响,河口滩涂 发育迅速,以约100m/a的速度向大海延伸。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滨海-2m高程以上的滩涂的4万hm^2正在和将要建堤围垦和开发利用,原有海堤也亟待加固提高,因此,对珠江口门坝有海堤堤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选择经济可行的海堤堤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收集了珠江口门的几种主要堤型,通过对各种堤基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8.
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长江水利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分类论述了流域规划环评,区域水利建设环评,城市群防供体系建设环评和跨流域调水环评的主要项目及其特点。阐述了水利建设战略环评的因子识别,筛选及指标体系,水利建设对防洪,提供清洁能源,安全供水,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淹占土地,移民,施工中环境问题等不利影响及战略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生生物环境诊断(AOD)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新型的毒性试验方法——水生生物环境诊断(AOD)技术,该方法将冷冻浓缩和生物测试技术有机地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低毒性水体的毒性测试问题。应用本项技术以红鳍鱼为受试生物,分别对湖北武汉马伧湖、墨水湖、广东深圳河、长江干流寸滩等几个断面、丹江口水库白河、丹江河口、老灌河等不同水体进行AOD测试,所得48hr-LC\-50结果与实际水质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三峡建库后,由于水沙条件的改变,长江中下游将发生长时间和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航道条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对长江中下游航道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三峡建库对中下游航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