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73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招贴设计中的色彩不仅给人的印象迅速,也起到了加强识别记忆的功能。在解读招贴内容的同时,使人在情感状态上产生多重个性。所以,在招贴设计中如果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色彩,并且恰到好处地处理色彩的运用,能起到融合表达功能和情感的作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招贴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图形、文字和色彩等视觉元素通过构成美法则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并引起其共鸣。而在视觉元素中,以汉字为代表的文字又是招贴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设计要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本文旨在从汉字符号的建构这一角度,分别具体阐述汉字符号建构的文化内涵与招贴的含义,以及汉字的符号系统,并结合招贴设计案例分析汉字建构形式。从而进一步扩展招贴设计中汉字符号的表现空间,丰富设计语言,体现汉字这一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主义背景影响下,招贴艺术设计蓬勃发展,首先,后现代主义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与内涵;其次,后现代主义启示了招贴艺术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语言来实现设计;最后,后现代主义启示了招贴艺术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语言来实现设计。  相似文献   
5.
研究传统文化在城市印象招贴设计当中的运用,目的旨在于发掘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招贴设计相结合,利用招贴是传达信息的载体这一功能来对城市文化进行宣传,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论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城市印象主题招贴设计当中运用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传统图形、色彩和文字在城市印象招贴设计当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中国的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创意的来源。汉字更是平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本文从汉字本身进行深层理解其图形的意味,结合一些经典大师的招贴设计来分析汉字在招贴中的创意运用和表现形式,总结出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纪光耀 《包装工程》2016,37(24):185-189
目的研究以《印象·宁夏》为主题的宁夏城市形象宣传招贴设计。方法分析国内关于城市形象宣传设计的发展现状,以《印象·宁夏》为主题案例分析城市形象招贴的设计方法。结论城市形象宣传招贴的设计应从城市的形象定位、城市文化的提炼、城市形象招贴的创意思路3个方面入手,结合招贴设计的基本原则,将提炼出的信息符号进行视觉化的创意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索将手工实验的训练方法贯穿于招贴设计整体课程教学中,从招贴设计的主题确定、思维导图、绘制草图、手工实验、后期调整等过程中围绕手工实验的方法进行一系列实践探索。"手工实验"使学生在招贴设计学习中由"静"的被动接受转为"动"的主动探索,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意的来源、主动寻求创意的方法,最终理解招贴设计的本质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准确的创意是招贴的灵魂,使受众产生心灵促动和共鸣。文章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美学意义上的创意:1、招贴的属性分析;2、招贴的创意准确性与多样性把握与创意积累探讨;3、招贴创意思维方法的研究。因此得出结论: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具有内在的气质美,决定着作品的设计感。招贴创意的是通过各种推导方式产生并需要重再推敲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张优秀的招贴设计,包含了"硬要素"即具象要素与"软要素"即抽象要素之间和谐构建的关系,解析其视觉语言对于探索招贴的视觉语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来解析招贴的视觉语言:1.招贴设计的"硬要素"解析并探索其基础性作用;2.招贴设计的"软要素"分析并研究其主观能动性拓展;3.招贴设计"硬要素"与"软要素"的和谐处理并构建其整合的视觉语义,打造"形神兼备"的优秀招贴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