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龙  陈晖  夏渠程  朱静 《包装工程》2023,44(19):121-128
目的 为改善传统保鲜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出具有较好力学性能和抗菌性的食品包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海藻酸钠(AL-N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主要成膜材料,辅助添加茶末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复合膜,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为依据,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茶末/CMC-Na/AL-Na复合膜的最佳工艺。结果 当CMC-Na与AL-Na的体积比为84∶16、茶末添加量为1.43%、干燥温度为50 ℃、干燥时间为7 h时,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16.60 N/mm2,断裂伸长率为19.11%,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耐水性、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结论 制备的茶末/ CMC-Na/AL-Na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氧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陈龙  陈晖  朱静  刘成洋  王清 《食品与机械》2023,39(10):112-117,122
目的:开发绿色环保海藻酸钠—淀粉—茶末复合膜。方法:向海藻酸钠—淀粉—茶末复合膜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茶多糖,探究其对复合膜全红外阻隔率、色差、水溶性、水蒸气透过系数、力学性能、厚度、含水率、自由基清除率、抑菌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茶多糖和海藻酸钠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当茶多糖质量分数为5.00%时,复合膜拉伸强度最大,为9.71 MPa;断裂伸长率最大,为25.42%,水蒸气透过系数最小,为2.38×10-9 g·mm/(cm2·d·Pa),此时其抑菌性能最好。复合膜的抗氧化性随茶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85.49%。结论:茶多糖对复合膜理化性质及抑菌抗氧化性能均有一定影响。当茶多糖质量分数为5.00%时,复合膜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阻湿性能及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3.
茶末水溶性膳食纤维碱法提取工艺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碱法提取茶末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研究提取SDF的工艺以及茶末SDF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碱法提取SDF的适宜工艺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8%,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75min。影响SDF提取的因素依次是温度,碱浓度与时间。SDF在pH值2.0时NO2-的吸附量达到19.70μmol/g,显著高于pH值7.0的吸附量(15.83μmol/g)。SDF在pH值7.0时对胆固醇的吸附量为82.09 g/g,高于pH值2.0下的吸附量71.28 g/g。  相似文献   
4.
以废弃茶末为原料,接种黑曲霉,以液态摇瓶的形式进行单宁酶生产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黑曲霉B1401液态发酵产单宁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诱导物为6%单宁酸+3%茶多酚,碳源为复配碳源,即0.746%可溶性淀粉:0.254%蔗糖,氮源为复配氮源,即0.3%尿素:0.7%硝酸钠,接种量为1%,装液量为90 mL/250 mL,转速为140 r·min-1,温度为30 ℃,发酵时间为72 h,此条件下单宁酶酶活可达104.82 U/g。  相似文献   
5.
以β-环糊精为提取介质,蒸馏水为提取溶剂,从制茶副产物——茶末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β-环糊精含量、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可以对茶多酚得率进行很好地分析和预测;确定了茶多酚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含量8.41%、提取温度58℃、料液比1:57(g/mL),且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得率的试验值为27.96%,与模型预测值28.06%只相差了0.1%。与传统的水回流法和超微粉碎法相比,β-环糊精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壳聚糖(chitosan,CS)-茶末复合膜,考察复合膜的厚度、抗拉强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抑菌特性以及在葡萄保鲜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最佳SA-CS-茶末复合膜工艺为海藻酸钠、壳聚糖和茶末的添加量分别为2.0%、0.22%和1.5%,其厚度为0.041 mm,抗拉伸强度为1.9 MPa,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6.44%,抑菌圈直径为18.6 mm。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保鲜膜应用于葡萄保鲜时,与未覆膜组、保鲜膜组、封口膜组相比,能够有效降低室温贮藏葡萄的腐烂率、抑制VC含量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并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果实褐变,提高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5):462-468
茶叶采摘、加工制作后废弃的茶渣、茶末价格低廉,营养丰富.近年来研究发现,把含有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有益物质的茶渣、茶末作为猪的饲料添加剂使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能降低猪肉中胆固醇、脂肪含量,提升猪肉质量和口感.文章从茶渣、茶末的营养价值、作用机理、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形式与效果及开发应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用茶末及废茶枝叶提取高纯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以茶末和废枝叶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的工艺。工艺流程为:(1)原料经微沸水浸提后加入碳酸氢铵调pH至中偏酸性后用硫酸锌沉淀纯化;(2)然后用硫酸解析溶解沉淀,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相后,水相(硫酸锌溶液)循环供沉淀纯化用,有机相(乙酸乙酯 茶多酚)真空分离、干燥制取高纯茶多酚,萃取剂乙酸乙酯回收循环使用;茶末、废茶枝叶和碳酸氢铵、硫酸进行茶多酚的浸提和纯化后,以有机多元复肥形式回收综合利用。茶多酚的综合提取率大于13%,质量达到GTP-l(大于95%)要求。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6,(2):8-9
茶叶是世界上公认的健康饮品,具有降血压、提神、保健等功能。从茶末和茶梗中提取制备的一种主体成分为叶绿素的天然绿色色素和以儿茶素类为主体的茶多酚,安全可靠,稳定性强,是一种天然的日化产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通过回收茶末和茶梗等废茶,从中提取叶绿素和茶多酚并应用在日化产品中,开发出一系列具有绿色保健作用的日化产品,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当代社会"绿色健康"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废弃茶叶资源的再利用以及探究信阳毛尖茶叶末活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首先利用不同的乙醇终浓度沉淀优化毛尖茶粗多糖提取,然后通过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100葡聚糖凝胶分级两次纯化,并进行纯度鉴定、分子量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90%的乙醇终浓度得率最高,为2.47%;两次分级纯化后得到XPS-5B,纯度分别为92.4%;XPS-5B符合活性植物多糖结构特征,为β-型糖苷键多糖,分子量为41208 Da;XPS-5B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组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当XPS-5B浓度为1.2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9.18%、90.62%,总还原力吸光值为0.536,与未纯化的毛尖粗多糖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