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放点的确定是精确空投系统任务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精确空投系统空投点确定流程,定义了系统投放可行域和投放可信域,给出了投放可行域的确定方法和投放可信域的确定模型,以及系统归航轨迹代价函数的表达式,通过计算归航轨迹的威胁代价优选投放点。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control method by integrating the sliding mode disturbance observer- based control and the backstepping control technique, and successfully applies it to a flight control system for heavy cargo airdrop operations. The super-twisting second order sliding mode disturbance observer (SOSMDO) is employed to estimate bounded but otherwise arbitrary disturbances, thus ensuring asymptotic convergence of the estimation error to zero in a finite time. Besides, the integrated controll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to modeling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in the presence of state/control constraints. The closed-loop stability is guaranteed in the sense of Lyapunov.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considerably reduce design cycl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is demonstrated in a very low altitude extraction airdrop simulation with a high-fidelity six-degree-of-freedom transport aircraft model.  相似文献   
3.
对于深、大基础来说,建筑物完成后基底以下土体往往处于补偿或超补偿状态,此时再压缩沉降变形在建筑物最终沉降变形中占有较大比例,基坑开挖回弹变形及再压缩变形计算应引起重视。回弹比率、再加荷比、再压缩比率等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回弹变形与再压缩变形研究中的应用,为回弹变形与再压缩变形之间建立了更为清晰、利于计算的关系。土体再压缩变形发展过程中的两阶段线性关系在再压缩变形计算方法中的应用,可对任一再加荷工况下土体再压缩变形进行计算。通过工程实测与计算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建筑物沉降发展过程的变形控制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梁晶 《鱼雷技术》2012,20(3):171-174
为验证空投水雷空中投放的安全性,建立了其空投过程的运动方程和数学模型,并按照开伞之前、开伞以后和意外开伞3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水雷在3种情况下都能确保空投的安全性,后期进行的实投试验证明了模型和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巷道开挖卸荷引起的围岩损伤演化规律及力学响应机制,采用RMT-150试验机开展了白砂岩试件三轴加载-卸载-单轴再加载力学特性试验,建立了岩石三维损伤本构模型。根据损伤岩石单轴加载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其破坏模式,确定了单轴再加载强度、波速与初始轴压加载比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三轴应力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损伤稳定减小阶段、无损伤阶段、损伤稳定增长阶段、损伤加速增长阶段、损伤破坏阶段;(2)单轴再加载强度、波速与初始轴压加载比呈现3次非线性相关关系,从环向应变规律来看,损伤岩石表现出塑性硬化和塑性软化两种状态;(3)损伤岩石以张拉破坏为主,随着损伤变量值增加,破坏形式逐渐向剪切滑移破坏转化。通过对岩石损伤演化规律的研究,为工程围岩稳定性判别及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模拟基坑开挖周边土体应力状态,在真三轴仪上进行了相关应力路径试验,摸索土体变形特征;针对其变形特性,采用有限元程序,对土体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较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准确、客观地评定精确空投着陆精度,提出精确空投着陆精度的评定方法。借鉴圆概率误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的评定方法,通过对空投试验的误差分析,获取着陆点的误差数据,剔除异常数据。对试验样 本进行正态性检测以及相关性检测后,采用相应的数学统计方法计算 CEP。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评定精确空投系 统的性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载人防护缓冲气囊座椅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军  韩旭  刘鑫 《振动与冲击》2011,30(2):222-225
针对设备载人空投过程中乘员防护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对乘员人体进行防护的缓冲气囊座椅,并采用MADYMO软件建立了缓冲气囊座椅数值模型,模拟该设备载人空投着陆中缓冲气囊座椅对乘员的缓冲过程。以减少人体的颈部损伤和胸部损伤为优化目标,利用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缓冲气囊座椅的充气质量、排气孔面积、排气压差以及缓冲气囊护颈的充气质量进行优化。该优化设计不但可以减少气囊座椅设计实验次数从而降低实验的成本,而且在载人空投防护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
粗粒土卸载-再加载变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坝体卸载及再加载时的变形在设计中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中首先分析粗粒土卸载再加载条件下的强度-变形特性,进而讨论了卸载-再加载变形模量确定的常规方法和改进,并将拉德-邓肯模型修正后用于再加载应力-应变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卸载和再加载条件下变形的弹塑性分析,采用修正的拉德-邓肯模型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王晔  白春华  李建平 《含能材料》2017,25(6):466-471
为获得动态云雾爆轰的超压场分布特征,采用空投方法实现动态云雾的形成和爆轰过程。利用高速运动分析系统和压力测试系统分别对动态云雾分散、爆轰过程和动态爆轰超压场进行测量,对动态云雾的燃料抛撒和超压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轴向有加强杆装置结构和轴向无加强装置杆结构对动态云雾爆轰超压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向无加强杆结构和轴向有加强杆结构的动态最大峰值超压分别为3.62 MPa和3.20 MPa,轴向无加强杆结构具有较大的毁伤距离;动态爆轰最大峰值超压较静态爆轰最大峰值超压提高31.2%,且动态爆轰毁伤距离大于静态爆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