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振动试验转接器的设计及安装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些产品及其相关部件在作振动试验时,由于产品的外形或特殊要求不能直接安装在振动台面上,需要通过特别设计的转接器(夹具)来进行连接,这种夹具实际上是一种附加结构,它作为台面与试件之间的中介,如设置不当将影响振动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某事例的分析与研究,从试验频带、允许误差、跟随条件以及安装共振频率等方面阐明与讨论了相关夹具的特性、设计原则与安装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隔振理论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彭献  唐驾时 《振动与冲击》1996,15(4):13-17,36
本文以线必阻尼,立方刚度非线性系统为例,对非线性隔振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导出了系统的无量纲运动响应和传递率,并与线性隔振系统进行了比较,着重讨论了非线性对它们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海底管道损伤识别的分布式监测方法,在标量传递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变传递率概念和相应的损伤识别方法来对海底管道进行损伤识别,并通过有限元模型模拟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管道模型的不同损伤程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该方法相比加速度传递率和理论传递率对损伤程度更加灵敏。对不同边界条件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法对损伤位置的识别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对参考单元的选取进行了验证分析,验证了参考单元应选择远离反弯点的非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4.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perimental technique to estim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heeled vehicles (namely, the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using only in‐service response data. To validate the approach and eliminate complexities associated with multi‐wheel vehicles, a single‐wheeled prototype vehicle was designed and commissioned. The vertical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f the prototype vehicle's sprung mass was measured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was computed and used to estimate the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of the vehicle.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using various configurations of the single‐wheeled prototype vehicle were undertaken, along with a series of vibration table experiments to provide a comparison with the estimated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estimate of the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using the vehicle response data provides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hen the value of the slope of the spectral function is not set to the value sugges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Standardisation. Another technique was further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pavement spectral slope using only in‐service response data; however, this technique does not yield consistent and accurate estimates. Interestingly, the main resonance of the vehicle is in agreement between the vibration table and response data around the sprung mass of all three vehicle configurations when inspected using linear scales (regardless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spectral shape of the excitation), although the additional modes (including the unsprung mass) differs for all vehicl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机床隔振的特点及不用固定螺栓通过机床自身重量定位的条件,而后对机床减振垫进行动态特性计算,最后通过生产实例给出验证。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在推导过程中多假设激励为白噪声,造成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无需采用白噪声假设,利用两种不同载荷情况下的传递率函数构造有理函数,通过有理分式Forsythe正交多项式法对其进行拟合,得到模态频率、阻尼和振型参数。最后,采用机翼模型仿真算例和悬臂梁实验,验证了在非白噪声激励情况下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水下加肋双层圆柱壳体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水下双层圆柱壳体振动传递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尤其对于水下结构噪声快速预报和外壳表面速度场实时重构.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双层加肋圆柱壳体模型水下振动试验研究了不同激励条件下内外壳体振动特性;然后建立了水下双层圆柱壳体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壳体在流固耦条件下的振动路径及特性,找出了不同激励方向、流体耦合方式和内外壳体连接方式等典型因素下内、外壳体间振动传递规律,为速度场重构和水下噪声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用于整星隔振效果评价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整星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评价指标(振动传递率、隔振器振级落差、功率流等)进行分析,通过实例证明采用隔振器底端到顶端的传递率来评价隔振效果是不充分的,而采用隔振器振级落差、功率流等指标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在分析隔振器影响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并采用位移导纳表达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以自行设计的新型整星隔振平台为例,采用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进行隔振效果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隔振器影响系数指标可以更加简单直观地表现出整星隔振平台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9.
刘磊  张鹏  吕帅  张睿 《电子学报》2011,39(8):1845-1851
本体演化是本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研究大多侧重于演化策略或演化过程中使用的技术的研究,对于如何最化本体适应变化的能力至今没有明确结论,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计算给定本体的内聚程度来量化本体适应变化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本体变更影响信息的演化传播模型;定义了能使该模型形式化表示的编码ETMC...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声波的无损检测方法在钢绞线健康监测检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将钢绞线视为整体来研究弹性波在其中的传播特性,而很少研究弹性波在钢丝绞线间的传递及相互耦合。该文从单根钢丝的角度出发,分别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法,在外围单根钢丝线中激励弹性波,测量其余钢丝线中的响应,分析弹性波在钢丝线间的传递关系。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受拉钢绞线中,弹性波从激励钢丝线到其余钢丝线的传递率相同,与几何位置无关。随后改变信号接收位置,得到了弹性波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