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5篇
  免费   1423篇
  国内免费   1307篇
电工技术   1165篇
综合类   1656篇
化学工业   1331篇
金属工艺   1344篇
机械仪表   1103篇
建筑科学   936篇
矿业工程   362篇
能源动力   494篇
轻工业   739篇
水利工程   844篇
石油天然气   497篇
武器工业   234篇
无线电   34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1篇
冶金工业   779篇
原子能技术   379篇
自动化技术   3261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620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683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811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962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1005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水化过程决定水泥基材料强度、耐久性等诸多性能,深入理解水泥水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工作回顾了硅酸盐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GEMS热力学计算、HymoStruc3D和CEMHY3D等水化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局限性,总结了准弹性中子散射和核磁共振等先进测试手段在研究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态演变和孔结构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对于山区峡谷,底流消能工长度方向工程布置往往受限。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跌坎深度10cm,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变化时,池内水流流态、底板时均压强及脉动压强不均匀系数的变化对消力池池长的影响。成果表明:流量Q=12L/s,相对于传统的底流消力池,突扩宽度由5cm依次增加到10、15、20cm时,消力池池长缩短长度分别为24、27、29cm。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采用了由粗及精的瞳孔定位思想,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瞳孔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瞳孔区域的直方图,采用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自适应地分割瞳孔区域,实现粗略定位,然后利用瞳孔灰度的梯度特性来精确定位瞳孔边缘点,最后在像素级瞳孔边缘点的基础上,采用亚像素定位方法,更精确地求得亚像素级瞳孔边缘点,并通过椭圆拟合的方法来精确确定瞳孔的中心位置。另外,针对瞳孔被遮挡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等距离补偿瞳孔的方法。多次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对遮挡瞳孔的定位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准确地定位瞳孔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移动设备上眼动跟踪的精度和效率、降低硬件成本,提出基于注视点回忆的眼动数据感知计算方法.首先利用人的短时记忆特性建立注视点回忆和自我报告机制,要求用户点击移动设备屏幕来提交注视点位置数据;然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注视点数据误差补偿模型,对用户回忆和提交的注视点数据进行校正,进一步提高数据精度.为了验证数据误差补偿模型的效果,设计并开展了用户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数据误差补偿模型后,对于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和测试图片,注视点回忆数据精度提高15%~40%.  相似文献   
6.
7.
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活性炭的高温再生过程中,会形成单质S。单质S被洗涤时,会形成S胶体进入制酸废水。S胶体因具有强粘结性,若不去除,易导致设备堵塞。因此,需系统分析单质S的形态特征,并开发针对性的去除技术。本文采用Raman、FTIR等方法分析单质S的形态,利用浊度法分析S在废水中的变化特征。基于电荷中和的原理,利用S胶体与废旧活性炭粉的复合实现快速分离,S胶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新方法的应用避免了S胶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和后续制酸系统,且分离后的活性炭粉复合物可返烧结做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