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本文根据分析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将常用计算分光光度法整理,编制成系统软件CASSS,以供应用。本软件是在汉字CCDOS支持下,用BASIC语言编程,在IBM PC/XT微机上实现的,整个软件系统由一个主引导程序,6个次级引导程序及10个基本程序构成,软件包括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直线回归法、导数法、正交函数法及卡尔曼滤波法等6大部分。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各部分独立成块,便于用户根据需要修改扩充。  相似文献   
32.
室内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采用常用室内装饰材料一细木工板,模拟室内装修中进行油漆常规涂刷,对经油漆板材释放出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进行了连续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木制板材在油漆施工大约七天地之后,释放的污染物浓度下降且趋于稳定,油漆等涂料对板材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向外释放有一定的抑制和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33.
室内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常用室内装饰材料一细木工板,模拟室内板材使用,对未经处理、经简单涂覆处理和多层涂覆处理的板材挥发出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经覆盖处理后,木制板材表面暴露面积减少,使甲醛、苯系物在空气中平衡浓度降低,低于一定标准.说明干燥后的油漆等涂料对板材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向外释放有一定的抑制和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十二烷基硫醇对铜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闻荻江  冯芳 《化工学报》2005,56(7):1363-1367
以往人们对铜在各类溶液、水和低电导率的介质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35.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进行表面改性(P-NWCNT),然后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掺入混凝土中,制成改性碳纳米管混凝土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固定水灰比的情况下,掺入改性碳纳米管(P-CNT)和未改性碳纳米管(CNT)对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4时,等离子体碳纳米管(P-CNT)的最佳掺量约为0.3%。  相似文献   
36.
以南方某高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从项目概况、设计理念、规划原则和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合理进行规划设计,并理性设计建筑立面及户型,最终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7.
建立了同时测定枳实有效成分的HPLC法:汉邦Phecda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2%HAC溶液(A)-甲醇(B)的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结果表明:各物质的分离度良好,可用于测定枳实不同炮制品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为该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从麦茅根中提取到磷酸二酯酶粗酶液经一定预处理工艺后,可用于来源于啤酒废酵母的RNA水解,以5’-核苷酸含量及酶解转化率为指标,初步确定核糖核酸在麦芽根粗酶液作用下水解的最适条件:底物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pH等。  相似文献   
39.
盐酸莫西沙星作为广泛使用的广谱抗菌药物,国内外众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其含量、有关物质和异构体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检测方法较为普遍也比较成熟。对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有关物质和异构体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为企业对盐酸莫西沙星的质量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0.
以突变株B2为出发菌株,对其液态发酵生产溶纤酶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确定最优产酶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60g/L,豆粕粉18g/L,玉米浆2g/L,CaCl2 0.5g/L,K2HP042g/L,MgSO40.5g/L,NaCl0.5g/L,初始pH值10.0。在此基础上,设计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种龄14h,接种量5%,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180r/min的条件下,7℃培养64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1215I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