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4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通过阴极极化曲线的变化,研究了石墨、石墨镀钯、银,钛基RuO2/TiO2涂层材料等导电材料取代铂作为葡萄糖传感器阴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钛基RuO2/TiO2涂层电极的化学性能稳定,对析氢反应有一定的的催化作用,以此材料作为阴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与铂为阴极的传感器性能接近,钛基RuO2/TiO2涂层材料是取代铂的最佳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62.
采用循环电位扫描法在金电极上合成了聚苯胺膜,研究了电位扫描范围、扫描速度、溶液pH及苯胺浓度对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影响。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苯胺起始浓度为0.05 moL/L、电位扫描范围0~0.9 V(vs.SCE)和扫描速度0.14 V/s条件下得到聚苯胺膜,该膜对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尿酸的透过率分别为0.808、0.019、0.012。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到聚苯胺膜修饰金电极上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与铂电极构成葡萄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稳态响应时间为25 s、线性响应范围为0.05~20.00 mmol/L、校正曲线的斜率为2.5 nA/(mmol·L~(-1)),连续使用15 d响应信号不变,使用40 d,葡萄糖的响应电流下降到初始值的85%。与无聚苯胺膜的传感器相比,稳态响应时间和储存稳定性基本不变,校正曲线的斜率减小一半、线性检测下限由0.5 mmol/L降到0.05 mmoL/L,抗坏血酸的氧化电流仅为原来的7.7%,而脲酸的氧化电流未检测到。  相似文献   
63.
以氢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镍酸性废水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镍去除率高,处理后废水中镍含量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氢氧化镁对Ni~(2+)的饱和吸附量达1.2267g/g 。氢氧化镁回收后,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仍可以处理含镍工业废水,且可多次使用。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吸附产物的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Mg(OH)_2对Ni~(2+)的吸附为典型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4.
含镍废水的氢氧化镁净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氢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镍酸性废水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镍去除率高。处理后废水中镍含量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氢氧化镁对Ni^2 的饱和吸附量达1.2267g/g。氢氧化镁回收后。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仍可以处理含镍工业废水,且可多次使用。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吸附产物的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Mg(OH)2对Ni^2 的吸附为典型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5.
本文结合我国资源,1965年在国内首先研究了以铝基合金作为土壤介质中保护金属结构物的牺牲阳极材料,作者成功地从铝基合金的组成成分的变化与填包料的选择以减小其极化度,使铝基合金牺牲阳极的性能可与镁基合金牺牲阳极相媲美。从实验室结果,大庆现场的工业性试验表明,铝—镁—锌阳极对地下石油管道的保护效果良好,而且已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66.
常温常压气-固光催化CO2加氢合成一碳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是导致最严重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对CO2的固定及利用越来越重视,目前对水溶液悬浮体系光催化还原CO2研究得比较多,气-固光催化体系中,常温常压下合成CO2+H2为有机物少有报道。通过对几种TiO2型催化剂在悬浮体光催化体系中CO2催化活性的比较,选择了活性较高的Pd/RuO2/TiO2催化剂,采用原位红外的实验方法对CO2加氢反应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7.
采用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技术生产清洁汽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催化裂化汽油是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调合组分,其中含烯烃40%以上。采用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可减少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满足环保法规对汽油质量的要求。采用二段醚化技术,轻汽油中叔碳烯烃醚化总转化率可达到75%以上。经过醚化,调合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可提高1.5~2.1单位,烯烃含量下降7~10个百分点,蒸汽压下降8~10kPa,氧含量达到1.8%以上。采用原料水洗净化预处理和临氢醚化技术,可大幅度延长醚化催化剂寿命。  相似文献   
68.
在温度为 2 90~ 360K、氧气压力为 0 .10~ 0 .2 5MPa、无光照和Cu催化条件下详细考察了温度和氧气压力对大庆直馏柴油和焦化加氢柴油吸氧氧化性能的影响。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随温度或氧气压力的升高 ,柴油的吸氧量迅速增加 ;氧气压力或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 ,柴油的吸氧量越大 ;在短的吸氧时间下柴油吸氧量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在长的时间下柴油吸氧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低温对直馏柴油的吸氧量影响较大 ,而高温对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影响较显著 ;氧气压力对直馏柴油的吸氧量有较大的影响 ,而对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影响较小 ;低温或高氧气压力下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小于直馏柴油 ,而在高温或低氧气压力下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反而大于直馏柴油。柴油中含有某些不饱和烃 ,特别是共轭二烯烃、环烷、芳香烃类等不安定组分的种类越多及含量越高 ,就越容易发生吸氧氧化反应 ,安定性能或质量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69.
渗透蒸发技术具有很高的分离度,在渗透蒸发过程中不加其它物质分离剂,保证产品纯度,操作简单,易于自动控制,对发酵无任何不良影响,在发酵  相似文献   
70.
总结了SC1010A汽车车身主模型的设计、制造过程和方法。介绍了SC1010A车身协调过程及主模型设计在汽车车身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