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1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不同水生植物区域磷的沉积特征,研究了石佛寺水库人工湿地4种不同水生植物(荷花、蒲草、芦苇、沉水及浮叶植物的混合区域)和空白区域底泥中磷沉积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可有效抑制底泥沉积物中磷元素的释放,且不同植物区域磷的沉积特征不同,其中芦苇区域底泥中磷含量最高,抑制底泥磷释放能力较强,蒲草区域底泥中磷的含量最低,抑制底泥中磷释放能力较弱,而无植物的空白区域对底泥中磷的沉积特性无明显影响;不同温度对底泥中磷的沉积有一定的影响,当温度较高时,底泥中磷含量会有所增高;当冬季水生植物开始死亡腐解后,有水生植物种植的区域底泥中磷含量会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支持下的流域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将流域内的各种信息按空间分布进行存贮管理,把大量单一分散的数据资料变成活的综合信息资料,具有数据存贮、查询、检索、图形量算、统计分析、属性数据和图形输出、模型应用等功能,可向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多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石佛寺水库位于辽河干流,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石佛寺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21软件的二维水动力模块和水生态模块,对水库生态系统内物理、化学、生物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为水库水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首先,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确定了石佛寺水库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的有效性;然后,运用该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孔隙对鱼类行为的影响,在充分考虑河石在水中的分布和水生植物枝叶的交叉等因素及鱼类的生活习性的基础上,模拟自然情况,合理设计鱼类对孔隙的选择性利用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利用SPSS19.0软件分别分析了单变量三因素方差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因素光照和水面状态不能直接影响鱼类行为,当其与不同的水下栖息环境交互作用时,则可影响鱼类行为;鱼类喜欢栖息在孔隙内及其周围,尤其意识到危险,会大量地躲入孔隙结构中;在不同孔隙的材质的选择上,三种鱼最喜欢生存于混凝土搭建的孔隙结构中,原因在于混凝土块体更易搭建成孔隙且空间较大,易于鱼类躲藏;水生植物自身的孔隙具有良好的集鱼效应。研究结果为多孔隙生态护岸块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态价值法、旅游费用法等对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湿地直接利用价值为3.22×108元,间接利用价值为3.71×108元,非利用价值为2.5×108元,总价值为9.43×108元。同时在众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供水与蓄水、调蓄洪水、降解污染功能较显著。通过计算石佛寺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使人们意识到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辽河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出发,将辽河干流生态需水量分为生态基流量、稀释自净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蒸发量4个部分;通过6个重要水文断面实现生态需水分区;生态用水过程按汛期和非汛期分别计算;生态需水整合分为类型整合与分区内整合,类型整合中的消耗型需水采用累加原则,非消耗型需水采用取大原则,分区内整合在类型整合的基础上采用分区贡献法;最终建立了辽河干流生态需水分区分期整合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辽河干流生态需水量在汛期以输沙需水量为主,非汛期以生态基流量为主;干流汛期和非汛期来水量不足,需要区间补给才能满足河道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小流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本项研究在全面掌握辽宁省小流域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信息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辽宁省小流域信息系统,使研究内容全部数字化、模型化、智能化,为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和科研业务部门治理、监督、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方法的应用是对传统小流域信息管理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模糊数学在湿地水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中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质的污染程度分为5个级别,运用统计学法进行参评因子的遴选,正确地选择了隶属函数和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成遣  周林飞  谭艳芳 《人民黄河》2012,34(6):105-107
采用能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对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能值-货币价值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调节方面对当地自然环境调节及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服务以及水产品的能值-货币价值相对较大,是优先发展、保护和建设的方向。应重点关注双台子河口湿地水产资源的合理建设,将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和利用放在首位,同时应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维持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奥德姆H.T.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针对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及其经济价值定量分析了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可再生能源(包括阳光、风及雨水)以及资本产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的比重较大,应把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与利用放在首位,以保护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