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然岩石裂缝表面形态描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岩石裂缝的性质与其表面形态紧密相关,描述裂缝的表面形态是深入分析裂缝力学性质和导流能力的基础。首次利用光电三维面形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五1块沉积岩裂缝的表面形态,通过频谱分析得出了描述岩石断面形态的两个参数:分形维数和比例系数C。在对裂缝合成表面的频谱分析时,得出了描述裂缝两表面相关性的参数:裂缝的特征尺度。这些参数在分析裂缝井下闭合规律中是不可缺少的参数。  相似文献   
32.
用于川西气田CO2腐蚀控制的缓蚀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川西气田的CO2腐蚀问题,利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方法结合失重试验方法对缓蚀剂MC-1在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条件下CO2饱和的模拟气井产出水中的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条件下,加入缓蚀剂后,体系的阳极电流密度都减小,自腐蚀电位都明显正移,缓蚀机理属于"负催化效应";常温常压下存在阳极脱附现象,而且阻抗值比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大;常温常压下,缓蚀剂在浓度为100 mg/L时其缓蚀效率达到极值,而在极值浓度下,浸泡时间越长缓蚀效果越好.失重试验结果表明,缓蚀剂在高温高压下的效果不如常温常压下理想.  相似文献   
33.
油气田开发效益产量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的因素,主要有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原油价格、原油产量。投资和成本为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的投入,价格和原油产量决定油气田开发产能建设的产出,而产量、成本等都与地质条件、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构成、科技创新、管理水平以及经营机制等有关。为此,根据油气田开发产量变化的阶段性,结合油气田开发成本构成和成本习性,应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原理,分别从油气田开发成本构成和成本习性角度确定了油气田开发效益产量分析模型,对油气田开发效益产量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将7050铝合金模锻件产品取样进行475℃×1 h固溶处理后,按照105℃×8 h、120℃×8 h、150℃×4 h、177℃×7 h依次叠加时效处理并于中间过程取样,采用透射电镜(TEM)、布氏硬度测试(HB)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7050铝合金模锻件的固溶及四级时效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组织、化合物相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5.
王强  李丽  张仕强 《半导体技术》2021,46(8):630-634
采用阶梯型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芯片和外匹配电路实现了一种输入输出端口阻抗均为50 Ω的宽带FBAR滤波器.FBAR滤波器芯片采用自主的FBAR滤波器工艺实现,外匹配电路采用0.35 μm GaAs工艺实现,并在该芯片上植球,采用倒装工艺将FBAR滤波器芯片与外匹配电路芯片进行异构集成.然后采用微组装工艺将异构集成芯片装配在标准陶瓷外壳中,外壳通过平行封焊工艺实现气密封装,体积仅为3.8 mm×3.8 mm×1.8 mm.测试结果显示,该滤波器通带频率范围为3 300~3 600 MHz,1 dB带宽约为300 MHz,相对带宽为8.7%,插入损耗为1.41 dB,在3 250 MHz和3 650 MHz处带外抑制分别为16.5 dBc和48.2 dBc.将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6.
中国油气井掺纤维携砂压裂工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砂压裂是油气藏重要的增产措施,中国油气井掺纤维携砂压裂工艺技术是加砂压裂工艺技术体系中的新兴技术系列。近年来,油气井掺纤维携砂压裂工艺技术获得了较快发展,展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力,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途径选择。通过分析,提出将掺纤维携砂泵注作业划分为裸眼充填泵注、尾锥泵注、深部泵注和全程式泵注4种类型,应用范例分析说明了其技术特色,其作用原理适应油气藏高效开发的特殊地质需求。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有利于全面加快技术再创新,为该技术的继续完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7.
储层裂缝有效宽度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考虑裂缝表面的实际微观形态的情况下,采用流体力学与渗流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可为裂缝性储层保护实施暂堵技术提供定量依据的有效宽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8.
“一点法”在气井产能测试中被广泛应用。但在低渗透气藏中,由于气井不稳定渗流时间很长,“一点法”测试难以有效评价气井产能。文中以气井不稳定渗流为基础,在现有“一点法”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低渗透气藏不稳定流动的“一点法”测试新方法。该方法将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与生产时间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低渗透气井产能的实际特征,能较好地预测不稳定流动状态下气井的产能变化。  相似文献   
39.
水力压裂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水力压裂分析一般是基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断裂力学的破坏准则或是Mohr-Coulomb准则的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LEFM),很难对大型水力压裂中观测到的多缝起裂和分支延伸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模拟。为此,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基于岩石断裂力学强度理论的水力压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运用分形理论、岩石损伤力学、细观岩石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岩石断裂力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水力压裂现场实践,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水力压裂岩石破裂机理、裂缝延伸规律和裂缝真实形态描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分析了水力压裂双翼对称裂缝和多裂缝起裂延伸机理、压裂对天然裂缝系统的影响、压后产量变化特征和重复压裂作用增产机理,提出了若干新问题和新思路,为压裂优化设计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气井产能分析数据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规方法处理产能测试数据时,发现许多气井的井底压力测试数据很难达到常规气井产能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每改变一个工作制度(每改变一次产量),气井的井底压力达到稳定后测试压力,连达到“拟稳定流状态”都比较难。使得测试压力与达到稳定时的压力有一定的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引入两个平均误差值来处理其测试数据,通过测试数据就获得其误差值,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由于在测试过程中流动未达稳定状态造成测试的地层压力或测试压力不准确的影响,而使得测试数据异常,用常规方法无法处理的数据。该方法克服了测试中需要长时间达到稳定状态这一限制,对异常资料的处理特别实用。通过实际资料处理与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