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世博轴膜面平均风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Fluent 6软件平台,利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对世博轴大跨膜结构屋面的平均风荷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通过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的有效性。然后,着重研究了周边建筑对膜表面平均风压分布的影响。最后,从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场信息分析了周边建筑对膜表面平均风压分布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周边建筑对膜表面局部风压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上游建筑的"遮挡"改变了膜表面附近气流的流动状态,使建筑后面区域膜表面局部风压的绝对值有所减小,但随着上游建筑与膜结构之间距离的增大,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并且远离上游建筑位置的膜表面风压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弱环网配电后潮流的有效计算,推导出一种基于回路分析法的三相弱环配电网潮流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配电网络的道路矩阵和回路矩阵,得到了节点电压、回路电流以及注入电流这3者之间的关联公式,从而使环网处理变简单。同时,在保持PV节点正序电压幅值恒定的前提下,推导一种求解PV节点无功功率增量计算的新方法,并可方便地引入到所提潮流算法中。6母线和69母线测试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良好的收敛性,算法有较强的处理回路的能力,迭代次数随着环的增多而减少,并能在无功功率没有越界的情况下保证PV节点有功功率和电压幅值为预设定值。  相似文献   
13.
一种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三相配电网潮流直接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道路矩阵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潮流直接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配电网络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节点电压与注入电流的关系矩阵,实现了潮流的直接计算。基于PV节点的特性,推导了PV节点网络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PV类型分布式发电的方法。将该方法引入到三相系统潮流计算中,保证了PV节点幅值为预设定值(假定无功功率没有越界)。6母线和69母线系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简单实用,潮流计算时间短和迭代次数少,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以对苯二甲酰氯分别与4,4’-二氨基二苯醚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2种芳二胺反应得到聚酰胺PA1和PA2,然后以含偶氮苯基团的NAzO4Br对PA1和PA2进行结构及性能改性研究,分别得到了5种不同配比改性的NAzO4-PA1和NAzO4-PA2;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改性聚酰胺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得到的聚酰胺NAzO4-PA1和NAzO4-PA2具有较好的光致异构性和热稳定性,而且含偶氮苯基团侧链的引入,使聚酰胺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和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机械故障模式识别方法中需要人工构造算法提取特征以及人工构造特征提取算法繁琐的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特征自动提取与图像分类识别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CNN图像分类的轴承故障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并用相关系数对得到的本征模函数分量进行筛选。其次,对筛选得到的本征模函数分量进行伪魏格纳-威利时频分析(PWVD)计算得到信号的时频分布图,并对时频图进行预处理。最后,将轴承15种不同工况预处理后的时频图利用CNN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将该方法与同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类正确率提高了4.26%。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目标无功优化方法存在寻优时间过长,优化结果针对性不强以及难以实现自动实时控制的问题,将一种基于ε-支配域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应用到多目标无功优化的求解中,根据多目标模糊评价函数各目标分量的不同重要程度,构建出自适应ε-支配域,生成相应的后评价模糊控制器以实现优化结果的智能选择.在IEEE14,IEEE30和IEEE118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试验,并与几种典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能使多目标无功优化的速度得到较大提高,针对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从而更适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模式单一及调压站冷能利用困难导致的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天然气高压管网压力能发电和冷能综合利用集成方案,并针对调压站地理特性及各能源供给波动性导致的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了天然气压力能与电、气、冷、热等多种能源相结合的微型综合能源网架构,实现其多能耦合互补;同时,通过价格型和激励型2类响应建立气-电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前者基于价格弹性矩阵建立气负荷和电负荷的需求响应模型,后者通过补贴激励的方式对天然气管网进行调峰。综合考虑该微型综合能源网的能耗成本、运维成本、环境成本及需求响应,构建考虑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的微能网气-电需求响应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能网电-气-冷能的优化调度结果,对所提出的集成方案及气-电需求响应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海洋平台微电网所处环境复杂,对其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较高,目前缺少对其负荷实时智能监测和管理的方法。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角度,考虑海洋平台的经济性要求和特殊的工业环境,提出结合图半监督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海洋平台负荷监测方法。采用图半监督学习算法自动标记训练数据集,减少了人工标记数据的工作量,使系统能自动完成数据标记。并与半监督聚类算法对比分析,表明图半监督学习算法对数据标记具有更高的正确率。再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分类能力,提升负荷识别的识别精度和减少计算复杂度。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负荷识别算法不仅减少了人工干预而且具有高精度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海洋工程对解决当下能源危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海上平台电力系统作为海洋工程的电能供应保障,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海上平台的顺利运行。总结了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进程,归纳了海上平台电力系统的主要结构与特点,针对海上平台电力系统面临的电源控制、电力组网、电能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海上电力系统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工程操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结构特征,结合园区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建立了计及运行工况变化的设备可靠性概率模型,克服了现有模型单独、割裂分析设备运行特征的缺陷;然后,在能量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工况因子,建立了PIES能效模型,有效度量了实际能量转换概率,实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节能经济目标.最后,以西北地区某实际大型油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