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5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51.
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水滴传感器织物,其结构牢固、性能可靠。由于其检测面积大且具备柔性,故能用于工业、医疗等特殊场合。根据这种水滴传感器织物的结构,开发了一种先添加衬垫纱再进行剪纱的加工方法,降低了水滴传感器织物的制作难度。  相似文献   
52.
冯绍新  李顺  徐帅 《山西建筑》2012,38(26):92-93
通过对跨度49 m预均化库双层柱面网壳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对网壳小拼单元悬挑安装方法进行了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考察了悬挑安装过程中网壳结构杆件内力的变化情况,对柱面网壳结构悬挑安装的实际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3.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黄河下游造成河道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针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是开展拦沙坝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作,这些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评价采用"3S"技术,运用生态机理和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已经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该成果可以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依据,并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NaCl浸泡液浓度、浸泡时间、养护时间、浸泡温度和压滤压力对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氯离子浓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浸泡56 d后,水泥基材料试件孔溶液中自由氯离子浓度与浸泡液的氯离子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当浸泡液浓度≤0.3 mol/L时,自由氯离子浓度比浸泡液的氯离子浓度至少高40%;当浸泡液浓度>0.3mol/L,自由氯离子浓度只稍微高出浸泡液的氯离子浓度。浸泡后的前63d,自由氯离子浓度随浸泡时间增加逐渐增加,随后,自由氯离子浓度开始随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孔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养护时间增加而减少。浸泡温度和压滤压力对自由氯离子浓缩没有太大的影响。双电层和试样孔结构压滤前后变化是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邬金  李元辉  司呈斌  徐帅 《金属矿山》2014,32(11):11-15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可使采场处于有利的力学状态,使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化,在保证开采系统稳定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支护工作量,提高采矿强度和生产效率。在深入分析思山岭铁矿地质概况与采矿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矿房回采稳定性的矿房高度、矿房宽度、采场长度、矿柱宽度、矿柱充填方式等5个关键因素进行2水平正交设计,获得8种试验方案。运用大型岩土软件FLAC3D对盘区内不同方案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其在不同结构参数下应力、位移、塑性区等特征,初步得出采场处于最有利力学状态时的结构参数方案(采场高60 m、采场长60 m,矿房宽18 m、矿柱宽20 m的参数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采场长度对顶板应力和顶板位移的影响最大,采场越长,应力值越大,且压应力主要在盘区间柱集中,顶底板处出现拉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可为盘区矿房矿柱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6.
针对现有生产环境重构方法存在工作周期长、现场工作量大、建模精度低、设备便携性差等问题,开展基于GeoSLAM系统的矿山生产环境快速重构研究。分析了GeoSLAM系统软组成和空间点云数据定位与地图重构技术的工作原理,提出井下生产环境三维场景快速重构作业流程和基于GeoSLAM测量数据与工程测量数据组合建模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金矿井下生产环境重构实践,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重构工作流程和点云建模技术行之有效,生成的模型可直接与三维资源模拟软件及开采设计软件良好衔接,为数字化开采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智能化、无人开采提供环境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设置环境温度分别为-12℃、-6℃,初始水温为20℃,开启热泵进行加热,研究了不同供水温度对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系统功耗、能效、排气温度、压缩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水温下,随着加热的进行,压缩机的制热量先增加后降低,供水温度为40℃时的制热量最大;当环境温度为-12℃,供水温度从25℃增至55℃时,系统功耗从11 905 W增至24 417 W,增加了105%,系统能效从4. 03降至2. 11,下降了47. 6%。  相似文献   
58.
地应力变化使工程结构发生失稳、变形甚至破坏,是大多数工程灾害的直接原因.相对地应力监测是探究开采过程地应力时空演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对地应力监测在隧道施工、资源开采、水利交通工程建设中是重点内容.本文对当前采用的相对应力监测设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步骤、注意事项、应用现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  相似文献   
59.
以一种新型Stewart衍生型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位置反解及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首先,结合矢量法与旋转矩阵推导得出并联机器人位置反解的全解析表达式,并在Mathematica中构建了并联机器人虚拟样机,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位置反解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基于带杆长约束条件的全解析式位置反解,运用有限离散法,获得并联机器人在三种不同姿态下的位置工作空间和z=0 mm工作空间点云的姿态工作空间;进一步的,研究了结构参数对零姿态位置工作空间的影响趋势,总结得出适当减小并联机器人的动平台边长和增大初始杆长,能够增大位置工作空间。研究内容为Stewart衍生型并联机器人后续的奇异位形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0.
爆破施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近场岩体损伤,影响工程安全。为探究爆破损伤的弱化效应,基于扰动因子D,评价爆破损伤对岩体力学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以纵波波速表征D的空间分布规律,计算损伤区岩体力学性质空间劣化情况,探讨D值的分布规律对岩体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影响范围内岩质边坡力学参数随深度劣化明显;采用D渐变弱化的方式,能较好的反映爆破损伤对边坡稳定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