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火灾工程分析方法在国际隧道防火设计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引入可维生环境的设计概念,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利用纵向通风模式达到满足隧道内人员疏散逃生要求的目的。厦门翔安隧道是国内第1条大断面海底隧道,全长约9 km,海底隧道长5.95 km。本文首先分析了厦门翔安隧道的特点,然后引入了国际上常用的进行火灾工程分析所使用的可维生环境概念,最后对该工程进行了火灾模拟分析。假定隧道内发生火灾的最大释热量为30 MW,分析后发现设计单位采用的2.5 m/s临界风速不能满足火灾工况下的烟控要求,烟气有回流现象发生。因此建议临界风速由2.5 m/s提高到3.0 m/s,确保烟气能被有效控制以保证隧道防火安全。在纵向风速为3.0 m/s的情况下,分析了火灾发展不同时刻的可维生环境参数,确保隧道内人员能安全疏散,从而提升厦门翔安隧道烟控、消防、防灾系统的整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2.
根据各种颜料、胶粘剂和各助剂的作用特点.对涂料配方进行了改进、优化.获得了较好质量的无光泽涂布纸。  相似文献   
23.
基于UG4.0的斜齿圆柱齿轮的三维精确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在齿轮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三维建模技术。本文介绍一种基于UG4.0的斜齿轮三维建模和利用表达式实现斜齿轮参数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百色市龙景区红色旅游休闲示范区规划策划探讨了城市更新改造与旅游开发建设的契合,并进一步在红色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策划了红色旅游休闲示范区,在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更新改造了城市的不和谐片区,完善了城市功能,这是红色旅游城市拆迁改造项目的 次探索,也是协调老区风貌和新城形象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
徐洪涛 《山西煤炭》2011,31(4):41-42,47
依照石泉煤矿目前的地质与水文资料并结合其开采方案,分析了煤层底板的隔水能力、构造带突水的可能性及其防治措施,对其开采区域的安全性作出评价,这对今后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解淀粉芽孢杆菌Q-12抗真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土壤中分离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Q-12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能够强烈抑制镰刀菌、曲霉、青霉、毛霉等能引起食品腐败的真菌。受到抑制的真菌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并且菌丝的形态发生变化。Q-12的发酵液经过(NH4)2SO4沉淀得到的粗提产物对热稳定,121℃高压灭菌15 min仍能保持很高的活性,易溶于水及极性有机溶剂,经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后,保留在水相的活性物质活性变化不大,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并且对蛋白酶K、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不敏感。  相似文献   
27.
徐洪涛  叶飞  黄超慧  李明杰 《煤矿开采》2008,13(1):27-28,84
天安十矿受矿井地质条件限制,综采工作面多采用不等长布置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采出率。回采过程中利用画线定位法控制综采支架间隙,成功实现里-中切眼、中-外切眼2次零对接和采面延长,缓解十矿采掘接替紧张局面,为不等长综采工作面支架零对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8.
CO2做制冷剂与传统制冷剂的比较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流体,它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自身热力状态的循环变化不断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到达制冷的目的。CO2在本世纪初曾经广泛应用于空调及船舶的制冷系统。直到50年代,在船舶制冷系统中CO2仍是占统治地位。CO2的缺点是在工作温度下的压力特别高(常温下达到8MPa)。这样就使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设备极为笨重。自从出现了热力学性能优越的CFCS制冷剂,CO2基本上退出了制冷界。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更由于CFCS,HCFCS对大气臭…  相似文献   
29.
杨滨  康春雷  才洪全  徐洪涛 《黑龙江电力》2005,27(2):145-147,150
通过对黑龙江省重要变电所各出线负荷的动态在线测量,得到了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经过参数辨识得到了各出线回路的负荷动态模型。对这些负荷模型参数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同类负荷模型参数进行了研究,取得一些结果。利用实测的负荷数据对黑龙江省电网的暂态稳定进行了计算,并与原负荷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这些动态负荷模型对于其它电网的运行分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利用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的定温储放热特性,将脂肪酸类PCM填充在装有金属肋片的集热器中,对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c, PV)板进行温度调控,实验分析了不同间歇性热量调控策略下PV/T(photovoltaic/thermal)-PCM系统宏观性能。结果表明:PCM能有效缓解光伏电池的温度波动,但系统运行中PCM的温度分层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利用率;合理的热量调控策略对防止PV/T-PCM系统中光伏电池过热及提升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工况二(调控温度设为45℃,调控时长30 min)和工况三(调控温度设为50℃,调控时长30 min)在调控前后,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提升3.4%和2.6%;工况二对应的系统总效率为90.8%,工况三为84.45%,均在工况一(无调控)的基础上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