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为了解决传统变压器磁通制动技术在电子式互感器应用场合下的使用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及三相变压器的磁通复判保护技术。介绍了磁通制动技术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运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讨论了电子式互感器暂态特性对磁通制动原理的影响。研究了基于三相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转角补偿、涌流选相、陷阱复判等问题,给出了保护算法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表明,适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磁通制动技术能大幅提高差动保护动作速度,同时具备可靠的涌流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2.
在如图1(a)、(b)所示的小零件加工中,由于平面在零件内部,加之零件结构小,给平面对内孔垂直度的测最带来一定困难。各加工单位往往采用如图2(a)、(b)所示的方法测量。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一种利用概率径向基神经网络和规一化径向基神经网络,构成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进行电力传输线故障分类和故障定位的方法。同时,故障分类的结果加入到规一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输入矢量中,提高了故障定位结果的精确度,并且能够判断故障分类的正确性,从而提高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可靠性能。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电力输电线的短路故障诊断仿真测试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35.
为提高在噪声环境下电能质量扰动检测定位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改进小波阈值函数和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在采用CEEMD处理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基础上,通过排列熵计算各固有模态函数的随机噪声强度,利用小波改进阈值函数对噪声强度高于排列熵值的分量降噪,并对降噪后分量进行Hilbert-Huang变换,求取定位扰动起止点以及频率等参数。将该算法与CEEMD舍弃高频分量和小波阈值函数降噪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而且能有效保留高频信息不被滤除。以PSCAD/EMTC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单相短路和两相短路为例,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基于PXI和Lab VIEW平台电能质量扰动检测平台,为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局部放电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局部放电监测信号中多种干扰噪声的消除难题,提出结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去噪。针对独立分量分析进行信号分离时需要多元信号的要求,首先提出利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构造参考信号,然后通过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信号分离。利用该方法进行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去噪,较好地恢复出窄带干扰及白噪声下的局部放电脉冲信号的波形、波形之间相对幅值关系以及脉冲极值所对应的时间点等局放信息,在仿真及实测数据的处理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7.
辛明勇  徐长宝  田兵  刘仲  刘子轩    鲁彩江   《陕西电力》2022,(8):95-101
针对在电力设备接地网腐蚀情况诊断时,测量装置移动不便且难以精确定位埋设位置和深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阵列式各向异性磁阻( AMR)传感器的接地导体定位方法。首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确定阵列传感器间距离最优值;然后,搭建实验装置验证传感器间距离计算值的合理性;最后,建立单根接地导体和口字形接地网拐点2种等效模型,利用深度反演公式得到接地导体在0.4 ~1 m探测深度范围内的深度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偏差小于0.096 m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定位方法准确性与可行性较高,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38.
随着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三相不平衡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常态所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但我国现有的电价体系尚未将由三相不平衡导致的附加损耗按责任分配,这导致了电价在不平衡意义下的不公平。因此,对由负荷不平衡引起的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损耗增量的分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三相不平衡度、负荷不平衡因子和有效视在功率的不平衡损耗按比例分配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消耗有功功率不变,仅改变负荷每相消耗有功功率的绝对差值时,基于不同不平衡衡量标准的三种按比例分配方法得到的结果近似相等;而当总等效负荷每相消耗的有功功率不变,改变各个负荷消耗有功负荷的比例时,基于负荷不平衡因子的分配方法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负荷不平衡导致的负序分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9.
以己二酸为改性组分,与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共聚制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乙二酯(PEAT)共聚酯,通过流延铸片、双向拉伸制备了聚酯薄膜。以常规PET薄膜为参照,采用取向测试仪、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薄膜取向度及力学性能等,研究了拉伸温度、拉伸速率对PEAT共聚酯拉伸行为和薄膜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其最佳拉伸工艺。结果表明,相比PET聚酯,PEAT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拉伸温度较低,合适的拉伸温度为70℃至90℃。随着拉伸温度升高,薄膜取向度下降、拉伸速率升高、断裂伸长率升高。PET拉伸温度为95℃时,拉伸速率最高达175%/s,薄膜断裂伸长率约112%。PEAT共聚酯拉伸温度为70℃时,拉伸速率最高达300%/s,薄膜断裂伸长率约147%。  相似文献   
40.
为了实现多向风能的采集,提出一种基于压电圆管和末端钝体的驰振风能采集器。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了采集器模态以及压电圆管输出性能与振动频率、电阻及激振力的关系;模态及输出特性仿真结果显示,方柱钝体采集器的一阶和二阶固有频率均为14.26 Hz,工作在固有频率附近时可获得较高输出;存在最优负载电阻,为3.16 MΩ;压电圆管输出电压随激振力的增加而增加。方柱钝体的二维流场仿真结果显示,在各角度下,方柱结构均能受到相应横向气动力作用,实现多向风能的转换。三维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圆柱梁的对称特性,采集器受到二维平面不同方向风作用时均能产生振荡,验证了采集器的多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