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电工技术   216篇
综合类   226篇
化学工业   334篇
金属工艺   203篇
机械仪表   117篇
建筑科学   276篇
矿业工程   120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361篇
水利工程   80篇
石油天然气   134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2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8篇
冶金工业   95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35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光气化法生产甲苯二异氢酸酯(TDI)的工艺流程特点,建立了胺盐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反应精馏塔的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胺盐的反应精馏塔进行模拟。考察了塔釜温度、侧线采出温度、塔釜停留时间和塔板停留时间的变化对胺盐转化率及再沸器热负荷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参数,即塔釜温度150℃,侧线采出温度为92℃,塔釜停留时间20 min。优化结果使得胺盐转化率达到99.5%,为工业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微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柴油油脂原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一株酵母菌为产油菌株,研究了在1 L发酵罐中发酵油脂的工艺条件,以苏丹黑染色法定量分析油脂,并对发酵油脂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罐最佳培养条件为30℃,通气量1.1 vvm,pH=6,转速300r/min.分析表明发酵油脂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软脂酸17.80%、硬脂酸10.27%、油酸53.02%、亚油酸5.29%,这与植物油组成相似.同时以微生物发酵油脂为原料,初步研究了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33.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具有一定转化率的热塑性聚合物TP ,并将其与不饱和聚酯 (UP)树脂混合 ,对所得混合树脂体系的流变性能、收缩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利用动态力学方法分析了体系中热塑性聚合物与UP树脂的相容性 ,并对混合树脂体系进行了光学微观结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TP与UP树脂间有一定的相容性 ,但并不完全相容 ;当UP树脂中加入TP 5份时 ,体系的粘度由 3Pa·s降为 2 5 5Pa·s ,收缩率由 1 77%降为1 45 % ;而加入 10份的TP ,树脂粘度降为 1 8Pa·s ,收缩率降为 1 3 9%。另外 ,体系的弯曲强度随TP加入量的提高而增加 ,但冲击强度的变化却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在溶剂(丙酮)-反溶剂(水)体系下,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超细萘普生微粒。研究了不同溶剂-反溶剂体积比、重结晶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及陈化条件对重结晶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吸附(BET)、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手段对原料药和重结晶产物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为1:20,重结晶温度为4~8℃,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质量分数为0.5%~1.0%,60℃下陈化2 h时。可得到短径300~500 nm,长径1~2μm的超细萘普生粉体。重结晶所得产物的晶型和物理性质均未发生变化,但粒度显著减小,形貌趋于规整且比表面积增加至原料药的5.3倍。  相似文献   
35.
论文提出了一种构建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管理一体化应用平台的设想.平台中,建立了经济、能源及电力生产数据的数据库,实现了经济与用电典型样本监测,建立电力与经济预测系统.该平台主要实现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相关研究、分析、预测功能,实现对于负荷预测相关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共享基础数据资源与预测结论,规范预测流程,统一预测指标体系,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该平台已在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建设实现,并已试运行.  相似文献   
36.
论文主要介绍异构平台服务透明化实现模型.针对两种具体异构流媒体平台进行分析,结合行业服务要求,提出同级异构交互模型与异级同构交互模型,给出一种分层融合设计,以XML[1]作为基础语言进行业务数据交流,通过私有协议识别与转换及ocx内嵌,在保证平台独立性上实现与业务强关联的流媒体数据互用.通过实践表明,采用这种设计完全可以打通异构平台间的数据壁垒,达到服务透明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通过施加完美匹配层,利用有限元法,研究热应力诱导的单偏振大模面积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特性,计算纤芯参数对场能量分布系数和偏振损耗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芯折射率提高,两正交偏振模的损耗比下降,当纤芯直径减小时,场能量分布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38.
以Fe/AC为催化剂、O2为氧化剂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偶氮染料活性红2BF,考察了反应温度、氧分压、废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在温度150℃、氧分压0.5 MPa、pH=3、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4 g/L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红2BF色度几乎完全去除,TOC去除率达94.21%。  相似文献   
39.
草酸改进铁/铜微电解体系降解活性艳蓝KN-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铸铁上负载铜的铁/铜催化微电解体系中加入草酸后,质量浓度为100 mg/L活性艳蓝KN-R溶液迅速脱色,化学需氧量明显降低,改善了微电解体系对废水处理时间长、化学需氧量去除效果低等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28(加入草酸后)、草酸投加量为5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00 mg...  相似文献   
40.
紫外/臭氧复合杀灭水中细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高效灭菌方法,研究了UV/O3的复合灭菌性能,对紫外辐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在体系中的各自作用进行探讨,同时考察pH值、温度等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O3较单独紫外或臭氧灭菌时效果有所提高,在初始臭氧质量浓度为5.02mg·L-1,液面紫外辐射强度为6.5mW·cm-2,灭菌时间1.5~9.0s时,UV/O3对细菌总数灭菌率达3.6~6.4,单独紫外时为1.8~4.7,单独臭氧时仅为1.6~3.0.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是复合灭菌效果增加的主要原因.随紫外辐射强度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复合灭菌作用得到提高.pH值在5.5~8.5变化时,UV/O3灭菌效果随原水pH值的增加略有提高.温度由10℃上升到27℃时,灭菌效果稍有下降.由此可见,UV/O3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水体灭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