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7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270篇
电工技术   580篇
综合类   332篇
化学工业   686篇
金属工艺   415篇
机械仪表   366篇
建筑科学   424篇
矿业工程   192篇
能源动力   150篇
轻工业   473篇
水利工程   192篇
石油天然气   161篇
武器工业   87篇
无线电   4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5篇
冶金工业   197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49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通过不同固溶温度与不同回火温度处理,研究了ZG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及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淬火温度提高,马氏体过饱和度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在1 040℃下淬火时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莱氏体,淬火硬度达到最大值57,继续提高淬火温度,马氏体粗化,硬度下降;回火温度在530℃以下时,回火硬度呈"马鞍状"变化,当回火温度达到600℃时回火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莱氏体+马氏体,回火硬度(HRC)降低至41。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B4C/BN可加工复相陶瓷,热压烧结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为1850℃,热压压力为30 MPa,保温时间为1 h.通过向B4C基体中加入不同含量的h-BN来研究h-BN的含量对所制备的B4C/BN复相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M来研究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复相陶瓷中的h-BN含量的增加,B4C/BN复相陶瓷的密度逐渐降低;B4C/B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有所降低;复相陶瓷的维氏硬度大幅度降低;而硬度的降低导致了复相陶瓷的可加工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当h-BN的含量高于20%(质量分数,下同)时,B4C/BN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尝试对MoSi2+C坯体中熔融渗Al制备了Mo(Si,Al)2-SiC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反应熔渗Al法制备Mo(Si,Al)2-SiC复合材料中,反应生成物主要为Mo(Si1-x,Alx)2和SiC相,还有少量Mo5Si3C和Al相.随着x值的增加,Mo5Si3C相和Al相逐渐减少,并消失.其组织为片状Mo(Si,Al)2组织间隙中分布着针尖状SiC颗粒;从断口形貌看,SiC颗粒非常细小,团聚在大的Mo(Si,Al)2颗粒周围.根据断口形貌,部分形成的SiC为晶须状,当x=0.4时,形成的SiC多为晶须状,并且形成的晶须状的SiC和Mo(Si,Al)2连成片.反应熔渗Al法制备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是随着x值先增加后降低,在设计值x=0.237时取得最高值.  相似文献   
104.
无压反应烧结Mo(Si,Al)2-SiC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Si2,Al,C之间的原位反应无压烧结制备了Mo(Si1-x,Alx)2-SiC复合材料。随着烧结温度从1400℃升高到1650℃,MoSi2相消失,反应产物为Mo(Si,Al)2和SiC及Mo5Si3C相。由于固溶体及Nowotny(Mo5Si3C)相的形成,使得原位反应中化学计量法则变得困难。原位生成的SiC相随着温度的升高由颗粒状变为晶须状,并由于它的强韧化作用使得复相材料的性能较单相材料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三维编织碳纤维(原纤维)表面制得β-SiC涂层,通过XRD,SEM,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可得到均匀、完整,界面结合良好的涂层,涂层厚度增加,涂层/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纤维)抗氧化性能增强.并对复合纤维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10~#钢和45CrNi合金钢的几种组织状态分别进行了冲击疲劳及非冲击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45CrNi的组织状态对冲击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较对非冲击疲劳的大;10~#钢的组织状态对两种载荷下的裂纹扩展基本上无影响。结合微观机制和载荷特性,讨论了组织因素对冲击、非冲击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农地流转过程存在双方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解决当前农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农地流转信息推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RSS信息技术应用到农地流转信息推送领域,并探讨在RSS信息推送模型中引入地名匹配步骤,进一步提高农地流转信息推送的查全率、查准率和综合分类率。  相似文献   
108.
蔡瑞初  谢伟浩  郝志峰  王丽娟  温雯 《软件学报》2015,26(11):2884-2896
如何在人群密度大、变化快、存在大量遮挡的密集场景中实现可靠的人群事件检测,是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在密集场景时空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间递归神经网络的人群异常事件检测和定位方法.首先对人群场景进行网格化划分,并利用多尺度光流直方图对每个网格的人群动态进行刻画;然后,连接各个局部的人群动态获得整体的人群动态,实现整体人群动态的时间序列建模;最后,利用多尺度时间递归神经网络实现异常事件的检测和定位.其中,多尺度隐含层实现了密集场景中不同规模相邻网格之间的空间联系,节点间的反馈关系则为时间维度上的关系表达提供了有效方案.与多种代表性算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CPU读写FPGA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Burst方式的CPU和FPGA快速交换数据的方法.CPU在完成第一次读写之后,FPGA会记录该地址,并使双口RAM的地址自动递增,不需要CPU再给出地址,这样CPU可以操作多个连续地址中双口RAM的数据.经过测试,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CPU和FPGA进行数据交换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0.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or, NBI)系统的低温泵上必须设置一组温度测量点以监控其工作状态;为满足NBI温度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支持多种温度传感器的多通道低温测量系统;系统采用24位Σ-Δ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芯片AD7193执行模数转换,采用控制器STM32F103ZET6控制设定恒流源、切换测量通道、ADC、以太网通信、串口通信、温度数据处理以及其他控制电路;该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可以用于由恒流源驱动的四线制低温温度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