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4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图像处理中的对象阴影计算影响着图像的渲染速度,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象阴影的渲染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方法的对象阴影识别方法。按照光线的衰减半径将光线表示为一个个球体,当球体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义的最小距离时,将其划分到两个不同的类中,采用自上而下的层次方法对光线进行聚类。在聚类过程中,光线的衰减半径随着与光源的距离呈线性增长。对光线进行聚类分析后,对同一聚类内的光线采用相同的渲染方式,因而提高了阴影的渲染效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2.
在山区进行公路建设,地质条件复杂,投资巨大,因此在公路线路设计前需进行充分的地质背景分析,选择在各方面都尽可能最佳的设计方案。本以遥感与GIS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影响公路建设的地质背景与地表地貌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宏观地质背景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对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岩石条件与水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貌概况等方法的综合空间分析,提出重点勘察地段与重点勘察方向建议,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3.
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盐含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盐含氮废水,需要使用恰当的方法,在保持细菌抗盐性的同时,使其具有高的活性.试验研究了菊花状无纺布载体的生物膜性能,测试了氨氮除去效果、亚硝酸氮除去效果、总氮除去效果、总氮负荷.结果表明,在高盐废水的条件下,微生物的脱氮负荷可达到1.32 kg-N/m3/d.  相似文献   
114.
李春来 《振动与冲击》2009,28(9):192-194
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器,实现了一类连续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异结构同步,理论分析了混沌系统控制和同步的可行性条件,数值仿真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控制方法简单,物理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5.
RS和GIS支持的喀斯特山区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公路选线中,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全面宏观地分析工程区的地质背景及 其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及评价未来公路运行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喀斯特 山区的贵州省关岭至兴仁二级公路为例,应用RS和GIS技术对工程区进行了地质背景评价,认为 公路的设计线路是可行的。同时,指出喀斯特山区公路建设的最大隐患是富水断裂带可能发生的岩 溶渗水和崩塌,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6.
高空间分辨率的热红外图像能够提供更多关于目标场景的细节信息,因而在 计算机视觉、医学和遥感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由于通过提升热红外相机硬件性 能的方式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我们选择通过超分辨率重建的方式来提高热红外图像的空间分辨 率。本文所重建的热红外图像来源于舟山航拍试验,所用热红外相机由自主设计搭载。分别采 用凸集投影法和迭代反投影法对热红外序列图像进行了超分辨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 法均能有效提高热红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7.
主要研究发生电位诱导衰减的光伏组件在表面积灰作用下,其泄漏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变化机理,以Peck方程为基础,建立覆灰光伏组件模型;利用实验室模拟现场环境,从泄漏电流、活化能指数Ea和最大功率点功率3个角度分析灰尘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覆灰与环境湿度的共同作用会大大增加组件泄漏电流、减小使用寿命;利用灰尘密度和泄漏电流的近似线性关系,推导出覆灰与洁净组件的功率衰减相关系数λ,可用来准确预测覆灰组件的功率衰减;提出的覆灰模型对光伏组件实际泄漏电流和功率衰减特性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8.
以碱金属氢氧化物及其氧化物和SiC等复配得到了高发射率红外辐射粉料,然后与硅橡胶混合配置,再通过空气喷涂法制备得到了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涂层。通过力学、热学、红外辐射、隔热试验等对涂层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辐射涂层具有高红外发射率(>0.85),表现出优异的隔热性能。与添加1 mm长的碳纤维制备的涂层相比,3种添加500μm的短切玻璃纤维制备的自研辐射涂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界面结合强度以及表面状态。综合对比3种自研辐射涂层,其中添加由SiC以及铁、铝、镁的氧化物组成的辐射填料制备的涂层A效果最优,红外发射率高达0.93,拉伸强度达到2.8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14%,拉伸剪切强度达到1.36 MPa。  相似文献   
119.
120.
为妥善协调太阳能资源主体在光伏网络中的所处位置,驱使整个光伏网络的输出功率逐渐趋于稳定,建立光伏功率预测模型支持下的太阳能资源自动化评估模块。按照太阳能资源性数据的残缺修复原理,计算光伏网络环境中的特性寻优参数,完成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影响下的太阳能资源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搭建完善的评估框架,通过分布调节自动化评估组织的方式,布置太阳能资源的主体结构,实现太阳能资源自动化评估模块设计。应用开发检测结果表明,与原生型评估模块相比,应用自动化评估模块后,相邻太阳能资源主体节点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8.9mm、平均距离仅达到8.2mm,光伏网络环境的输出功率水平逐渐接近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