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6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电工技术   564篇
综合类   347篇
化学工业   527篇
金属工艺   326篇
机械仪表   362篇
建筑科学   403篇
矿业工程   198篇
能源动力   117篇
轻工业   332篇
水利工程   172篇
石油天然气   269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4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3篇
冶金工业   232篇
原子能技术   40篇
自动化技术   48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传统数值方法对水力劈裂的模拟一般采用预设裂缝扩展路径,且将水流作用等效为压力荷载,难以反映裂缝渗流-开裂耦合效应. 采用自编程Python脚本程序批量插入孔隙压力黏结单元,考虑裂缝渗流-开裂耦合作用模拟准脆性材料水力劈裂随机扩展全过程. 在对经典理论模型及试验结果模拟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含多裂缝均质模型的水力劈裂全过程分析,并进一步建立混凝土细观尺度水力劈裂模型,分析骨料、界面过渡区和基体渗透性对混凝土劈裂全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准脆性材料水力劈裂失效过程,准脆性材料多缝开裂过程伴随微裂缝的分叉扩展而非光滑的裂缝扩展路径,骨料及界面过渡区影响劈裂扩展路径造成裂缝分叉出现,混凝土基体的渗透性对其抵抗水力劈裂不利并影响失效软化过程.  相似文献   
32.
采用高活性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ND-580)催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D4H)和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开环共聚,以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D2Vi)为封端剂,制备了低粘度含氟含氢乙烯基硅油。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循环等因素对开环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核磁、红外测试分析共聚物的分子结构;通过热分析法测试共聚物热分解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3%~5%时,得到的含氟含氢端乙烯基硅油产率为88.69%,粘度为31mpa?s。将硅油进行涂膜测试,所得水滴静态接触角可达115.2?。  相似文献   
33.
为了提高二氧化钛的疏水性,解决无机二氧化钛填料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等问题,采用含氟含氢乙烯基聚硅氧烷(F-PMHS)对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改性二氧化钛.通过FTIR、TGA、SEM、接触角测试、沉降实验表征改性后二氧化钛粒子结构,测试其超疏水性能,分析超疏水表面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F-PMHS用量(以二氧化钛粉体质量计,下同)为8%时,改性后二氧化钛粉末涂层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2.4°,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且二氧化钛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快凝及加硼合金化的方法改善金属间化合物Ni_3Al的韧性。实验表明:加入0.5-1.4at.-%的硼对Ni_3Al的塑性提高最有利。结构分析表明:在含1.37at.-%硼的Ni_3Al中,硼以Ni_(23)B_6弥散相及晶界偏聚方式存在;当硼量增至2.22at.-%时,硼以粗大的Ni_(23)B_6及NiB_(12)相在晶界处析出。无硼的Ni_3Al晶界为大角度晶界;当硼加至1.37at.-%时,Ni_3Al晶界以位错排列成亚晶界,以小角晶界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5.
Zr,Cr和B对Ni3Al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含Zr(0—0.6at.-%),Cr(0—7.7at.-%)和B(0—2.22at.-%)的Ni_3Al合金的组织和室温至1050℃拉伸性能。结果表明,Ni_3Al合金的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反常的温度关系。到达峰值后,随温度升高,屈服强度降低。Zr和Zr+Cr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都增加Ni_3Al合金的屈服强度,并改善高温抗张强度和塑性。硼增加Ni_3Al合金的抗张强度和屈服强度,同时改善塑性。但当硼含量超过1.37at.-%时,则降低强度和塑性。当硼含量超过溶解度极限时,Ni_3Al合金中形成岛状和球状的Ni_(20)Al_3B_6和Ni_3Al的共晶组织,对强度和塑性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36.
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型,模拟铝钢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Fe_2A_5的生长过程。针对Fe_2A_5的特殊晶体结构,通过随机选定Fe_2A_5的c轴方向与形核界面的夹角来确定晶粒生长取向,以实际焊接过程的热循环作为模型的温度参考,采用局部抽象的网格之间的结合能的变化作为生长驱动力来建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形核取向下的晶粒生长存在明显的竞争生长现象,而夹角为90°的晶粒生长竞争优势明显,使界面上生长的Fe_2A_5呈现"板条状"分布,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影响因素为Fe,Al原子在Fe_2A_5晶粒中的扩散机制不同,这与实际的试验结果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37.
合金元素对Fe_3Al和Fe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SCIE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Mo,Si,B和化学计量成分对Fe_3Al和FeAl合金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合金元素都使两种铁铝化物得到明显强化,但Mo和Si使其严重变脆,硼使FeAl增加塑性,断口由沿晶型变为穿晶准解理型。富Al的Fe_3Al和富Fe的FeAl合金室温塑性较化学计量化合物有明显提高。Fe_3Al从400—550℃,FeAl从400—500℃出现反常温度关系,用组织结构方面的结果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采用C18 反相柱和紫外吸收检测器 ,以甲醇 +乙腈 +水作流动相 ,对 1,4 二巯基苏醇进行液相色谱分离 ,外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9.
本文将单一水库预泄能力约束法,推广到梯级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中,并建立了梯级水库汛期水位联合运用和动态控制模型,假定预报信息准确,在不降低下游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梯级水库的兴利效益。以苗家坝、碧口水库为对象进行了实时调度模拟,其结果相比于原设计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减少了弃水,且保证最大出库流量均在可控范围内,达到在不降低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梯级水库兴利效益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洪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0.
为提高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提出通过不同质量分数的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纳米SiO_2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处理后的纤维与乙烯基酯树脂进行黏结强度试验,发现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SiO_2能有效提高纤维的界面黏结强度,同时使纤维保持一定的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