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75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7 毫秒
71.
对某热电厂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烟气再循环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烟气再循环率从零增大到23%,炉膛料层、过渡区温度分别下降42和27℃,炉膛出口温度降低13℃,;NO_x排放量由451降至325 mg/Nm~3,脱硝效率为27.9%;尾部烟道出口烟气温度逐渐升高,氧量虽逐渐下降但趋势减小。本试验验证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料层温度及氮氧化物排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煤热解过程中氮分配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  斯东波  池作和  岑可法 《热力发电》2005,34(11):47-48,53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煤的热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不同终止温度和试样粒径对烟煤或无烟煤中挥发分氮和焦炭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碳化程度深的煤热解时,氮更多地保留在煤焦中,反之氮更容易随挥发分析出,形成气态含氮产物;高温有利于氮从煤焦中析出;煤的粒径对挥发分氮析出作用明显,煤粉越细,挥发分氮转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73.
试验研究了不同一次风速和煤粉质量分数条件下微油点火燃烧器一级燃烧室的点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室中心温度随一次风速和煤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燃烧室中心线上的CO体积分数随一次风速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煤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燃烧室出口中心处的NOx体积分数随一次风速和煤粉浓度的增加则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4.
林业废弃物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燃料,其生产成本比煤低很多,这使得许多燃煤工业锅炉改烧林业废弃物.通过对林业废弃物的燃烧特性及燃烧组织(挥发分、锅炉通风量和烟气量、燃料水分)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于工业锅炉燃烧后可能出现的司炉劳动强度大、受热面积灰、烟囱冒黑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5.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内置楔形体的齿形燃烧器和不同扭转板的水平浓淡燃烧器的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弯头、内置楔形体及扭转板对燃烧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认为,齿形燃烧器阻力与风速相关,水平浓淡燃烧器阻力与风速和给粉浓度均相关。  相似文献   
76.
大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进口烟道速度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燃气轮机出口与锅炉本体进口之间过渡烟道的数值模拟,得出不同仰角上面板烟道出口的速度分布。根据出口速度均匀性,确定了最佳仰角。此外,对非均速进口气流流经锅炉管束时的流场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大约经过4~5排管子,主气流速度即趋于均匀。在管箱顶部和底部,存在局部高速区,易造成管子磨损。这些结论已用于燃机余热锅炉的设计,并取得良好效果,使烟气均匀性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7.
对气固多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描述气固多相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对煤粉气流流过弯管时的流动情况进行数值计算发现: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描述气相湍流模型,应用SIM-PLE算法计算气相速度场,然后采用FSRTSagrange法计算颗粒场特性,这是比较行之有铲的数值模拟管内气固多相流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一种适用于煤粉工业锅炉燃烧器的冷态流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适用于煤粉工业锅炉燃烧器的冷态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区的长度随内二次风旋流强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随钝体阻塞率的减小而缩短;燃烧器回流区内的回流速度随一次风风速的增加略有降低,随内二次风旋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钝体阻塞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试验结果为该燃烧器的设计和热态试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9.
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戈  池作和  潘维  岑可法 《动力工程》2003,23(6):2773-2776
借助FLUENT CFD软件平台,对1台20MW切向燃烧锅炉炉内燃烧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炉内流场、温度场、组分场,还对炉内污染物NO排放规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整个炉膛空间存在旋转流场,直到炉膛出口还有旋转残余。炉内的温度场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燃烧器区域,各组分浓度场与温度场都有很大关系,NO的生成主要是在燃烧过程中,沿炉膛高度浓度逐渐减小,与炉膛中氧气组分的浓度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计算结果为工业运行、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图11参1表6  相似文献   
80.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网格生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paving和map方法生成3种炉膛横截面网格,并分析了这3种不同网格的质量和数量。三角形网格数量庞大,计算效率低下,map四边形网格扭曲小,而paving网格光滑性更好。计算比较paving和map两种网格的伪扩散大小,结果表明:paving方法生成的辐射状网格能够有效抑制伪扩散,更适合模拟四角切圆锅炉炉内气流的强旋流动。图10表1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