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0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对CFB锅炉炉内受热面磨损机理深入分析基础上,比较防磨护瓦、防磨凸台、喷涂技术及主动防磨装置等多种防磨措施的应用情况,并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防磨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
Nb-Ti微合金化X65管线钢(/%:0.07C、1.60Mn、0.35Mo)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30 t顶底复吹转炉-钢包吹氩-LF-RH-250 mm×1500 mm板坯连铸-连轧至30 mm板-控冷工艺。研究了第Ⅱ阶段开轧(890~940℃)轧后冷却温度(780~850℃)和冷却速度(8~20℃/s)对X65钢厚板拉伸、落锤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Ⅱ阶段开轧温度为940℃,轧后冷却速度为20℃/s可以使X65钢厚板得到以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的组织,钢板抗拉强度665~695 MPa,屈服强度495~520 MPa,落锤纤维组织率约为92%,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3.
 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能谱分析仪和拉伸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终轧温度对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低合金铌钛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强度和韧性先升高后降低。终轧温度为815 ℃时,由于冷却前温度已降低到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在晶界形成大量先共析铁素体,造成了强度和韧性的下降。终轧温度为870 ℃时,得到细小的板条贝氏体+少量的马氏体组织,在贝氏体板条上有30~50 nm的Nb、Ti析出相弥散分布,获得了最优异的性能,其屈服强度为805 MPa,抗拉强度为1 005 MPa,-20 ℃冲击功的平均值为197 J。  相似文献   
24.
探讨了不同轧制工艺对Q345钢40、25、14 mm厚规格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40mm和25 mm厚的Q345钢采用控制轧制方式,对于14 mm厚规格板采用任意轧制方式,均可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不同板厚的钢板,由于冷却速度不同造成钢板越薄,韧性越差。  相似文献   
25.
在传统的机房建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对客户端的维护费用较高、机房的建设成本较高等,而将虚拟云终端技术应用到机房建设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虚拟云终端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能够提供良好的上网条件、能够有效控制维护成本、节能降耗等特点,并深入探讨了虚拟云终端在机房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低倍检查、金相检测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在厚度方向性能不合格的马氏体超高强度HG980钢板厚度中心处发现偏聚带。针对组织、成分及夹杂物形态进行逆向工序分析,结果表明:HG980钢厚度方向性能受到硅酸盐夹杂物偏聚的影响,合理保留连铸中间包钢水浇次余量即可杜绝硅酸盐夹杂物偏聚现象。  相似文献   
27.
 针对鄂钢轧制的部分宽厚板表面出现结疤现象,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Q345q热轧态钢板表面疤状物形态和成分进行观察,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疤状缺陷为块状的非金属夹杂/渣,并在钢板表面形成凹坑,其成分为含有Si、Ti、Al、Ca、Mg的氧化物或硅酸盐、铝酸盐等,其主要为炼钢过程中的脱氧产物和合金的氧化产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去除钢水中夹杂物和清理铸坯等,减少非金属夹杂/渣,以提高钢板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8.
在对CFB锅炉炉内受热面磨损机理深入分析基础上,比较防磨护瓦、防磨凸台、喷涂技术及主动防磨装置等多种防磨措施的应用情况.并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防磨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9.
海林市地表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地下水相对贫乏,目前地表水的利用率也不高,开发利用量仅占总量的8.1%,今后为满足农田灌溉以及海林市和牡丹江市供水要求,应首先开发海浪河兴建林海水库以及合理布设梯级水电站。  相似文献   
30.
在工业试制条件下,通过控制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研究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对低合金高强度钢Q550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终轧温度在780~850℃范围内可以明显改善Q550钢力学性能;采用轧后冷却的方法,可以显著细化Q550钢的铁素体晶粒,提高其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