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89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物理-热工耦合是超临界水堆系统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日本超临界水冷热堆Super LWR的堆芯设计为例,借助Dragon编制中子截面数据库,建立双群中子扩散方程计算模块,联系同时建立的热工计算模块,得到超临界水堆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模型。通过对比稳态与瞬态工况下耦合前、后的热工工况,分析物理-热工耦合条件下的超临界水堆系统热工特性。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物理-热工耦合将导致内、外组件堆芯功率峰值沿轴向发生明显偏移,使得部分节点的包壳温度升高,但包壳最高温度降低;在瞬态工况下,物理-热工耦合将导致堆芯包壳最高温度的发生位置有所改变。发生给水加热丧失瞬态后,在某一时刻,外部组件的包壳最高温度将转而超过内部组件的包壳最高温度。可见,物理-热工耦合对包壳最高温度的大小和发生位置均可能产生明显影响。计算分析可为超临界水堆瞬态及安全分析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2.
利用前后车轮相继冲击轨道局部缺陷特点,提出轨道局部缺陷车载动态检测新方法。即对车速积分确定车轮旋转一圈对应的起止时刻,用该起止时刻去截取对应时间历程前后轴箱垂向加速度,对截取信号作频率切片小波变换提取信号的时频特征,将时频特征时间轴变换为车轮弧长位移轴,实现冲击特征车轮圈内定位,在车轮连续旋转三圈内定位特征中,比较前后轴箱加速能量峰位置,建立轨道局部缺陷动态检测模型。经动力学仿真数据对该方法及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准性好、可靠性高,具有一定工程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3.
电子鼻动态模式信息采集电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检测技术在电子鼻中的应用是国内外电子鼻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实现动态检测的关键是能使电子鼻的环境参数能动态变化的硬件电路.为了满足动态测量的需要,设计了能对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阵列进行动态加热的自动温控模块和气体传感器的信号拾取模块,以便满足动态测量的需要,把该动态加热电路应用到电子鼻实验系统中,对三种不同的饮料样本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复实验,识别的准确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4.
单周期控制(OCC)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技术,采用该控制技术的功率因数校正器(PFC)与传统的PFC相比具有控制电路简单、响应速度快、抗输入干扰性能好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芯片功能,在详细分析单周期控制的单相有源PFC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控制芯片UCC28019搭建PFC的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了实验研究,输出功率超出750W。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周期控制的单相有源PFC是一种适合中小功率输出领域的高性价比的PFC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5.
海藻酸钠为固定材料,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先混菌后固定化对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3.5%,氯化钙2.5%,菌种(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La:St=1∶1)包埋量40%,胶粒直径3mm,固定化时间1h;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24h.在此条件下CLA积累量可达118.91μg/mL.固定化后菌种活力得到保持持久且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86.
研究了Novozym 435酶法合成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酶法合成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酯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0mg/mL,正己烷添加量6mL,酸醇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50~C及反应时间96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40.5%.  相似文献   
187.
根据常用电子变压器的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方面的新要求,对其基本线路进行分析和改进.在输入端加入了滤波网络和输入保护电路,并加入了实用的输出保护电路.既实现了220V输入、12V/60W输出的功能,又大大提高了电子变压器的性能,达到了IEC制定的技术标准.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证明了该设计的优点,并给出了元件参考参数.  相似文献   
188.
沙漠绢蒿和冷蒿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沙漠绢蒿和冷蒿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出沙漠绢蒿和冷蒿植物的36种和54种化合物。沙漠绢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醇类(24.71%)和酮类化合物(12.69%),其次是芳香族化合物(8.52%);冷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芳香族化合物(39.04%)、醇类(10.78%)和酮类化合物(6.91%)。  相似文献   
189.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增量式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它映射数据挖掘空间到图像空间,并利用数字图像显示及存储的特点,结合增量事务的挖掘过程进行挖掘.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实时性,对于数据集及支持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通过铝电解现场采集数据挖掘实践证明,此增量式挖掘方法简单有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为提高铝电解生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一种对工人操作可靠性、系统控制稳定性衡量的客观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90.
发酵驴肉肠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水和蔗糖是发酵驴肉香肠的主要配料,但目前加工过程中三者的添加量一直没有明确的指标限制,均以适量添加。本研究在现有加工条件下,以戊糖片球菌和干酪乳杆菌2 种乳酸菌作为混合发酵剂,研究不同添加量马铃薯淀粉、水和蔗糖对发酵驴肉肠的硬度、弹性、水分活度等特性的影响,对适宜添加量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添加量6%、蔗糖添加量2.0%、水添加量10%的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发酵驴肉肠呈枣红色,外形饱满、结构紧密、切面平整、有丰富的发酵风味和良好的食用品质,感官品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