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44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磁场理论”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磁场理论”是工科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核心课程,也是“微波技术”、“天线”、“电波传播”及“电磁兼容”等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电磁场理论”课程所固有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讨论了Matlab语言在“电磁场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并给出教学实例,希望以此为基础促进“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2.
电磁带隙(EBG)结构在微波波段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文研究了一种双层渐变的EBG结构,该结构的接地板上刻蚀了6个周期性的圆,贴片是由6个蝶形单元组成,通过仿真实验确定了圆的半径和与蝶形单元的相对位置.与传统的电磁带隙结构相比,该结构具有小型化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同时还研究了一种在接地板上刻蚀非周期性圆的结构,此时圆的半径按照渐变函数有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渐变形式的引入减小了电磁带隙结构的通带波纹,这使得电磁带隙结构具有很好的阻带特性和较小的通带波纹.  相似文献   
53.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是电子类相关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为了满足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需要,减小课程内容与实际通信技术发展的差距,深入研究了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该课程的内涵和知识体系,对于如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教改,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为建设高水平的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4.
施瓦茨-克里斯托弗反变换的快速收敛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施瓦茨-克里斯托弗反变换(ISC)的一种数值方法,通过将弛豫法和循环余割法相结合并调整收敛判据,能够快速求解ISC的非线性方程,不必给定特殊的初始值就可以确保收敛。通过加入某些虚顶点和去除奇点等方法可避免积分中遇到的困难,使得整个计算过程快捷而准确。同时给出快速处理任意多角形问题的通用程序,并对方同轴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证明了对于曲线边界问题,只要采用合适的折线逼近,就可以应用此算法得到精确结果。  相似文献   
55.
孙萍  贾明兴  田雨波 《金属矿山》2002,(7):29-30,54
介绍了水隔离泵产生水击的原因及危害,并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两相流管道中压力波的传播速度、时间及压力增值。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解决水击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采用粒子群算法与微波仿真软件CST联合仿真的方法,针对拓展吸波带宽或降低吸波材料厚度的不同要求,通过设计不同的适应度函数,实现了对三维微带线阵列吸波结构材料的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吸波材料的吸波带宽可以增加30%,或在吸波性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材料厚度减少15%。调节适应度函数中的权重,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拓展吸波材料的频率低频段或高频段。所采用的计算流程可以全程自动进行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57.
基于变速积分PID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开关磁阻电动机闭环速度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针对PID算法在开关磁阻电动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非线性变速积分PID算法,并成功地解决了在低采样周期时PID算法的积分饱和问题.  相似文献   
58.
在大类培养体制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学生认识专业、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等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粒子群算法优化问题,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易收敛于局部极值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采用对全局最优微扰和调整惯性权重的方法,改善算法的优化速度和收敛精度.利用个体寻优能力来定义惯性权重,并且将其控制在0.9-0.4范围内,从而合理地调整全局探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在每次迭代时对当前全局最优粒子进行微扰,改变它的位置,避免它陷入局部最优.经过对一系列测试函数的计算和比较,证明改进方法无论收敛速度、搜索精度及稳定性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0.
张小秋  田雨波  徐荣青 《计算机仿真》2008,25(2):183-185,193
BP算法现在已成为目前最广泛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之一,但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和学习不稳定的问题.为了加快收敛,用熵作为误差函数来对BP算法进行改进,在训练过程中加入动量项,并且对样本作归一化处理.通过对函数逼近和异或问题实例的仿真,与通常改进的BP算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熵作为误差函数的改进BP算法比通常改进的BP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改进的BP神经网络实现对矩形波导匹配负载的结构设计,结果表明网络能很好地达到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