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80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6篇
能源动力   8篇
无线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21.
针对某建筑企业实施ERP项目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及ERP实施现状,对信息化建设规化、流程重组、ERP软件选型等方面给出了相关的看法和建议,为建筑企业实施ERP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2.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机遭受雷击问题愈发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了研究风机叶片在遭受雷击时材料的损伤机理和规律,采用了目前风机叶片最广泛使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GFRP)制成的层合板,在不同电流参数、材料厚度及材料铺层方式的条件下,开展了风机叶片人工雷击损伤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及总结分析,发现了纤维损伤面积与电流峰值及电流作用积分呈正相关,与材料厚度呈负相关的规律.同时,在[0°/±45°/0°]、[90°/0°]3层、[0°/90°]3层这3种铺层方式下,铺层方式为[0°/±45°/0°]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面积最小,显示了其铺层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3.
依据110 kV复合材料杆塔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复合材料单相塔头的三维静电场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该模型的电位和电场分布,对比分析了采用各种均压措施后其电位和电场强度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金属螺栓上加圆头螺帽或采用复合材料螺栓均能有效改善螺栓表面的电场分布,其中使用复合材料螺栓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与悬挂玻璃绝缘子串时相比,导线横担悬挂复合材料绝缘子时塔身的电位和电场强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24.
唐山自然污秽试验站污秽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输电线路防污闪提供科学指导,优化绝缘子污秽度预测特征量,从而提高污秽度预测可靠性,建立了唐山污秽试验站,选取环境温度、湿度、泄漏电流峰值、平均值以及脉冲次数,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并优化绝缘子污秽评价系统,得出的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5.
憎水性是表征复合绝缘子老化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V串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水平面呈不同的倾角,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对其憎水性进行有效的现场检测与判定。首先采用pH值为14、温度为100℃的Na OH溶液对复合绝缘子样片进行老化,在与水平面呈25°夹角的条件下采用喷水分级法测试获得了各老化后样片的憎水性等级,提出了采用微量进样器在样片表面滴加体积为20μL水珠的方法,排除了喷水分级法中水雾喷射角度、速度以及喷水量等因素对水珠形态特征的影响。针对不同倾角下水珠在不同憎水性等级样片表面的形态特征,研究了7个水珠形态特征参数与倾角和憎水性等级之间的关系,发现内上角、内顶角相关性较强;结合与倾角和憎水性密切相关的最大稳态水珠体积参数,提出了V串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的综合判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倾角下的伞裙开展水珠形态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现了V串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检测与判定。  相似文献   
26.
RTVSR/SiO2电绝缘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该文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制成以及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在RTV硅橡胶中的分散情况,根据结果对RTVSR/SiO2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进行了力学、热学、耐酸液(HCl)性能以及电气性能测试,并与纯RTV进行了对比。借助FT-IR、FT-Raman、SEM和TG-DTG-DSC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它们的测试结论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实验表明,采用B型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能更好地分散于RTV硅橡胶中,而且所得到的复合物有了更优异的力学、热学、耐酸液性能。考虑到RTV硅橡胶是电气绝缘材料,因此对RTV/SiO2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也进行了耐漏电起痕、tanδ、ρv和憎水角等基本电气性能指标测试。  相似文献   
27.
基于新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法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判别变压器内部绝缘状况及发现内部潜伏性故障的重要手段,而多层前馈网络(MLFNN)是应用广泛的故障诊断模型。为此,提出了以DGA数据为特征参数的新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诊断变压器故障。在分析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RBFNN的缺点和最优聚类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RBFNN的新算法-自适应k-均值聚类算法,它既能避免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的局部收敛的缺点,又能动态调整学习率。最后,大量聚类实验结果显示自适应k-均值聚类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聚类性能上比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显著提高;故障诊断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故障诊断准确度高于传统BPNN、RBFNN及IEC三比值法。  相似文献   
28.
大气环境、电极布置方式和间隙类型等对长空气间隙的负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采用20/2 500μs和80/2 500μs两种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波进行放电试验,研究了气象条件、波头时间、下电极高度及导线接地方式等对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并对以棒–板间隙为基准,分析计算棒–棒间隙、棒–线间隙的间隙系数。试验结果显示:湿度对长空气间隙的负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具有明显的影响;间隙距离大于3 m时,20/2 500μs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波作用下空气间隙的50%放电电压较高,间隙距离小于3 m时,80/2 500μs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波作用下空气间隙的50%放电电压较高;下电极高度对棒–棒间隙放电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导线接地方式对棒–线间隙的50%负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具有显著影响。间隙系数随间隙距离呈非线性变化趋势,棒–线间隙对棒–棒间隙的间隙系数随间隙距离增大基本趋于稳定值1.05。  相似文献   
29.
长空气间隙在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下具有非线性放电特性。为了研究典型长空气间隙的负极性放电特性,利用7 500 kV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20/2 500μs和80/2 500μs两种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波,开展了间隙距离为1~10 m的棒–棒间隙、棒–板间隙和棒–线间隙的负极性放电特性试验研究,并与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间隙长度的增加,棒–棒间隙、棒–板间隙、棒–线间隙的50%放电电压都趋于饱和,但棒–板间隙的饱和趋势最为明显;当间隙长度为4 m时,棒–板间隙与棒–棒间隙的50%放电电压大小关系发生翻转;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随着间隙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揭示了1~10 m长空气间隙的负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加深了对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最集中的场所,其电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变电站工频电场评估日益重要。对变电站元件进行三维建模,以导线、绝缘子和均压环等元件为研究对象,对其几何形状进行合理简化,以降低剖分难度,减少剖分数量,提高计算速度,并采用有限元法对1.5 m高度的路径进行电场计算。以一个500 k V变电站间隔作为算例,将简化模型与实际模型的电场数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距离模型边缘8 m之内时,相对误差在?7%?11%;距离模型边缘大于8m时,相对误差在?3%?5%之间;大于15m时,误差小于5V/m。简化模型的计算量为原模型的1/4,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