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63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4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1.
低压微电网逆变器的等效输出阻抗受线路参数影响会呈现出阻性,而传统下垂控制是基于感性阻抗为前提,直接用于低压微电网逆变器控制达不到频率和电压的控制要求。在分析了传统下垂控制法和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对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反馈感性阻抗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反馈感性阻抗的引入使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为感性,可以正确体现P-f、Q-V动态下垂控制特性,并且在并/离网运行模式变化时不用切换控制策略。通过在PSCAD中建立风光储微电网仿真模型,分析了并/离网和负荷突变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兴勇 《中国电力》2011,44(5):74-77
分析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DDPMSG)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低电压运行特性,提出一种综合控制策略,包括通过变桨距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追踪;控制发电机电磁功率以控制直流链及电网侧逆变器的功率;利用发电机侧功率控制网侧变流器的电流,实现直流链电压的稳定,以提高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维持所并电网的运行稳定性。运用仿真分析软件PSCAD/EMTDC建立DDPMSG及其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将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大电网并网运行是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含风力发电机和小型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模型,研究了微电网在不同模式下,配电网和各微电源的运行状况,以及其转换过程的对电网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微电源配置可以满足并网运行条件下微电网各种模式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提出一种带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进行优化.首先,建立了综合目标模型,包括由分布式电源的投资运行费用、网损费用及购电费用构成的归一化目标函数,由出力限制等构成的约束条件,然后,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所提算法进行了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全局搜...  相似文献   
15.
分析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DDPMSG)在电网故障情况下的低电压运行特性,提出一种综合控制策略.包括通过变桨距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追踪:控制发电机电磁功率以控制直流链及电网侧逆变器的功率;利用发电机侧功率控制网侧变流器的电流,实现直流链电压的稳定,以提高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维持所并电网的运行稳定性。运用仿真分析软件PSCAD/EMTDC建立DDPMSG及其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双馈感应电机(DFIG)的网侧和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双馈感应电机中转子侧变换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风能的最大跟踪以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网侧变换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技术,控制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以及调节了网侧的功率因素。采用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构建了包括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变速恒频双馈电机、定子侧和转子侧变换器在内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氧化锌避雷器在智能电网稳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实现可靠、快速、高效的氧化锌避雷器故障诊断,设计了以氧化锌避雷器全电流和阻性泄漏电流等为输入、故障大小为输出的氧化锌避雷器故障诊断系统,计算机仿真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微电网所带来的严重谐波问题,提出将多功能逆变器应用于微电网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实现网络波动功率和谐波电流同步治理。搭建含多台电动汽车的微电网模型,分析ESS多功能逆变器拓扑结构。利用离散傅立叶分解和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确定储能系统典型波动功率,采用CPT控制检测负载谐波分量确定储能系统谐波补偿功率,二者实时叠加,结合ESS运行效率、荷电约束来确定ESS额定容量。系统采用前馈重复控制提高储能系统多功能逆变器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山西忻州实际采集风/光数据为算例,采用MATLAB和PSCAD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多功能逆变器用于储能系统不仅对典型波动功率可达到良好的调整特性,而且合理补偿了网内负载谐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到来,传统的煤炭、石油正在急剧减少,环境受到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显得愈加重要,而在电力行业,清洁且无污染可再生的光电、风力以及氢燃料电池受到了很大欢迎,汽车行业也向着无污染的方向逐渐靠近。在直流微电网中,加入了光伏、储能、氢燃料电池(PEMFC)以及电动汽车,并对系统的运行工况做了分类,对各个模块在MATLAB/simulink进行了数学建模。控制策略将超级电容和蓄电池二者的荷电状态(SOC)考虑进去,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通过各个模块的出力来实现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让电动汽车参与直流微电网中的功率协调,提高了直流微电网中能量的利用率。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出现多峰值输出的情况,提出一种优化粒子群算法与模糊控制扰动观察法相结合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利用优化粒子群算法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极值点及最大功率点;通过设置语言变量、定义模糊子集及模糊控制推理,进行跟踪调节和稳定控制,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输出。提高了搜寻精度,缩短了搜寻时间,避免了在最大功率点处的震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