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135篇
  免费   45396篇
  国内免费   31742篇
电工技术   34758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2383篇
化学工业   49516篇
金属工艺   27595篇
机械仪表   27941篇
建筑科学   29812篇
矿业工程   16957篇
能源动力   10312篇
轻工业   42175篇
水利工程   12954篇
石油天然气   15191篇
武器工业   5812篇
无线电   408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634篇
冶金工业   16632篇
原子能技术   6747篇
自动化技术   58049篇
  2024年   1716篇
  2023年   6304篇
  2022年   15264篇
  2021年   19765篇
  2020年   13817篇
  2019年   9784篇
  2018年   10440篇
  2017年   12029篇
  2016年   10626篇
  2015年   17108篇
  2014年   21801篇
  2013年   25867篇
  2012年   32371篇
  2011年   34160篇
  2010年   32025篇
  2009年   30372篇
  2008年   31758篇
  2007年   30714篇
  2006年   26826篇
  2005年   22033篇
  2004年   15678篇
  2003年   10786篇
  2002年   10213篇
  2001年   9107篇
  2000年   7310篇
  1999年   3508篇
  1998年   1511篇
  1997年   1243篇
  1996年   1207篇
  1995年   900篇
  1994年   754篇
  1993年   642篇
  1992年   484篇
  1991年   358篇
  1990年   318篇
  1989年   289篇
  1988年   234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112篇
  1979年   77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70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7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The fracture behaviour and morphologies of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a constant strain rate of 0.1 s-1 based on isothermal tensile tests. Fracture mechanisms we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CCT) curves. It is found that 1) fractures of the investigated steel at high temperatures are dimple fractures; 2) the deformation of high-strength boron steel at high temperatures accelerates diffusion transformations; thus, to obtain full martensite, a higher cooling rate is needed; and 3) the investigated steel has the best plasticity when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is 750 °C.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电压跌落条件下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介绍了crowbar与chopper共同配合作用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并从提高crowbar阻值整定上限这一角度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说明了crowbar与chopper配合作用的优势。提出低电压穿越过程中机侧变流器的无扰切换控制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crowbar投切次数与低穿过渡时间,且控制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73.
74.
75.
Over recent years,catalytic materials of Fe-N-C species have been recognized being active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However,the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site remains challenging as it generally involves a pyrolysis process and mixed components being obtained.Herein Fe3C/C and Fe2N/C samples were synthesiz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of Fe precursors in 15%CH4/H2and pure NH3,respectively.By acid leaching of Fe2N/C sample,only single sites of FeN4species were presented,providing an ideal model for identification of catalytic functions of the single sites of FeN4in ORR.A correlation was conducted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eN4in low spin state by Mossbauer spectra and the kinetic current density at 0.8 V in alkaline media,and such a structure-performance correlation assures the catalytic roles of low spin FeN4 species as highly active sites for the ORR.  相似文献   
76.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器无法保证下发的网络策略能够在转发设备上得到正确执行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转发路径监控安全方案。首先以控制器的全局视图能力为基础,设计了基于OpenFlow协议的路径凭据交互处理机制;然后采用哈希链和消息验证码作为生成和处理转发路径凭据信息的关键技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Ryu控制器和Open vSwitch开源交换机进行深度优化,添加相应处理流程,建立轻量级的路径安全机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保证数据转发路径安全,吞吐量消耗比SDN数据层可信转发方案(SDNsec)降低20%以上,更适用于路径复杂的网络环境,但时延和CPU使用率的浮动超过15%,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7.
采用ASTM化学收缩试验方法,研究纳米SiO2、MgO、Al2O3对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变化的影响,明确纳米材料种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各实验组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均经历三阶段:急速变化区、缓慢变化区、平稳区,7d始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基本稳定。几种纳米材料的最佳掺量对水泥基材料的化学收缩改善作用大小为:SiO2>Al2O3>MgO。研究发现,纳米材料种类和掺量的不同对化学收缩的影响也较大,在选用时,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8.
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相比,滑模控制(SMC)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将不确定性纳入控制器设计中,从而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探索了SMC技术在运载器主动段姿态控制中的工程应用,首先通过分析基于趋近律的SMC系统,提出了降低不连续切换项系数的需求,然后研究了基于干扰上界的SMC方法。三通道小偏差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表明第2种控制器的鲁棒性更好,稳态误差小,同时发动机喷管摆角需求较小。  相似文献   
7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数据给存储和传输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数据压缩能够有效减少数据量,方便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无损压缩是一种利用数据的冗余特点进行压缩的压缩方法,解压时可以完全还原数据而不会有任何失真。在研究LZO算法的快速解压原理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压缩算法。该算法通过减少压缩数据中压缩块的数量,降低了解压程序的执行开销。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可实现比LZO算法更快的解压速度。  相似文献   
80.
基于“IPv6+”的智能IP网络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第4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正逐步迈向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智能时代需要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IP网络,基于“IPv6+”的SRv6、BIERv6等技术是使能新一代IP网络的关键基础。全面阐述了“IPv6+”的技术内涵,结合华为在智能 IP 网络解决方案上的创新和思考,介绍了“IPv6+”在极简连接、SLA 保障、专网体验、质量感知和云网一体等多个解决方案场景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助力5G与云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