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831篇
  免费   43987篇
  国内免费   30873篇
电工技术   3404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1488篇
化学工业   46887篇
金属工艺   27019篇
机械仪表   26868篇
建筑科学   28504篇
矿业工程   16528篇
能源动力   9713篇
轻工业   41503篇
水利工程   12745篇
石油天然气   13513篇
武器工业   5714篇
无线电   387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515篇
冶金工业   15842篇
原子能技术   6470篇
自动化技术   55635篇
  2024年   1532篇
  2023年   6036篇
  2022年   14759篇
  2021年   19065篇
  2020年   13293篇
  2019年   9346篇
  2018年   9954篇
  2017年   11387篇
  2016年   10036篇
  2015年   16590篇
  2014年   20952篇
  2013年   24851篇
  2012年   31494篇
  2011年   33089篇
  2010年   31194篇
  2009年   29744篇
  2008年   30979篇
  2007年   29984篇
  2006年   26130篇
  2005年   21422篇
  2004年   15288篇
  2003年   10299篇
  2002年   9712篇
  2001年   8656篇
  2000年   6783篇
  1999年   2919篇
  1998年   1066篇
  1997年   834篇
  1996年   788篇
  1995年   625篇
  1994年   456篇
  1993年   439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69篇
  1980年   113篇
  1979年   70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70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 this work,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carbon corrosion on nitrogen-doped carbon support. Free energy diagrams were generated based on three proposed reaction pathways to evaluate corrosion mechanisms. The most energetically preferred mechanism on nitrogen-doped carbon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p of water dissociation to form #OH w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or gra-G-1N (graphene doped with graphitic N) and pyrr-G-1N (graphene doped with pyrrolic N). As for graphene doped with pyridinic N, the step of C#OC#O formation was critical.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trol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as necessary for precisely designing optimized carbon materials. Abundance of nitrogen moieties aggravated the carbon corrosion. When the high potential was applied, specific types of graphitic N and pyridinic N were found to be favorable carbon modifications to improve carbon corrosion resistance. Moreover, the solvent effect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insights and design guidelines to improve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carbon support through material modification by inhibiting the adsorption of surface oxides (OH, O, and OOH).  相似文献   
22.
伍止超  秦姗  刘赫  程鹏 《建筑技艺》2021,27(2):64-67
从建筑工业化产品的系统论出发,聚焦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结合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特征,提出装配式建筑设计七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并分析其思路和相关手法.  相似文献   
23.
24.
反坦克导弹作为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武器装备,在国家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热电池作为反坦克导弹的能源系统,对导弹功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反坦克导弹用热电池快激活和瞬时高比功率技术,结合热电池电化学材料体系发展历史、现状,探讨了提升快激活能力,提高瞬时比功率输出能力的技术,并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Utilizing inner-crystal piezoelectric polarization charges to control carrier transport across a metal-semiconductor or semiconductor–semiconductor interface, piezotronic effect has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mart micro/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NEMS), human-machine interfacing, and nanorobotics. However, current research on piezotronics has mainly focused on systems with only one or rather limited interfaces. Here, the statistical piezotronic effect is reported in ZnO bulk composited of nanoplatelets, of which the strain/stress-induced piezo-potential at the crystals’ interfaces can effectively gate the electrical transport of ZnO bulk. It is a statistical phenomenon of piezotronic modific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interfaces, and the crystal orientation of inner ZnO nanoplatelet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transport property of ZnO bulk. With optimum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ZnO nanoplatelets, the bulk exhibits an increased conductivity with decreasing stress at a high pressure range of 200–400 MPa, which has not been observed previously in bulk. A maximum sensitivity of 1.149 µS m−1 MPa−1 and a corresponding gauge factor of 467–589 have been achieved. As a statistical phenomenon of many piezotronic interfaces modulation, the proposed statistical piezotronic effect extends the connotation of piezotronics and promote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intelligent sensing.  相似文献   
26.
凌庄子水厂蓄水池进水口处有一保水堰,为非标准薄壁堰,不能使用已有堰流公式对其过流量进行准确计算。为了得出较为精确的过流流量,按照重力相似准则制作几何比尺为1∶5的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在已有自由出流公式的基础上,对自由出流流量系数进行修正并对淹没情况下流量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对该非标准堰自由出流流量系数的实测值与经验值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堰板槽降低了实际自由出流过流能力。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主要与下游尾水位有关,试验中形成的淹没式堰流受实际堰型尺寸影响,下游尾水位和堰上水位近似相等,不完全适用已有淹没出流流量公式,通过试验给出了修正淹没系数随h/p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利用堰前、堰后水位初步计算过流流量是可行的,可为该工程提供参考,也可为实际工程中非标准矩形堰的流量计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飞机从一个航段飞向下一个航段时,需要对下个航段是否激活进行判断.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行计划航段自动激活方法,通过获取飞机当前位置及其磁差,并结合临近的3个航路点对应位置的磁差经纬度,分别计算3个航路点与飞机位置对应的磁航向角,通过磁航向角之间做差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否被激活.算法推导完成后,通过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工具SCADE SUITE进行了建模,并结合杰普逊航图进行了实际数据采样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航段自动激活方法能够有效稳定地激活下一航段,比传统方法计算简便,方法实用有效.已在实际飞行中成功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8.
刀具磨损状态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铣刀磨损的在线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预测模型.首先,将采集到的铣刀切削时的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分解等技术提取时域、频域及时频域上的特征参数,并根据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合格的特征参数合并为特征向量,以此作为堆叠稀疏去噪自动编码网络(SSDAE)的含噪样本.其次,利用特征后处理的方式对已经筛选出的特征参数进行单调不递减及平滑处理,并将其作为SSDAE的无噪样本来训练该网络.然后,将经过SSDAE降维后的特征向量作为多隐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输入,以这些特征对应的实际铣刀的磨损量作为标签对该网络进行拟合训练.最后,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通过测试数据集和人为加入噪声的测试数据集的对比,结果显示所提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还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9.
对Inconel 690传热管材进行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对接焊,采用拉伸试验机、压扁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测试和分析传热管焊接接头,同时利用ANSYS软件开展焊接接头在设计工况失压时的一次应力强度校核。研究结果表明:焊缝中心为树枝胞状晶,熔合线附近为粗大柱状晶。室温时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为619 MPa,平均屈服强度为292 MPa,350℃时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475 MPa,平均屈服强度为206 MPa,拉伸接头断裂从熔合区开始贯穿整个焊缝组织,呈塑性断裂。压扁试验和反向压扁试验结果表明管接头完好。通过ANSYS分析可知,设计工况下传热管接头350℃许用应力强度150 MPa限值可满足其一次应力强度要求,且裕量较大。  相似文献   
30.
针对传统PET材料不具备抗菌、不耐洗等问题,以煎煮法为基础,以草珊瑚、艾叶和薄荷为原料,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溶液,其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以溶胶-凝胶法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有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和乙醚为助溶剂,在水-乙醇-乙醚体系中合成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与提取液混合制备含植物活性成分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最后以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与普通的聚酯切片用熔融纺丝工艺进行造粒、纺丝,得到具有抗菌、杀菌和耐洗的多功能涤纶纤维.通过SEM微观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抗菌试验、耐洗性测试,对上述制备的多功能涤纶纤维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板剂总浓度为0.029 mol·L-1、V醇:V醚=20:20、两种表面活性剂比为4:1时,得到的多孔SiO2微球排列规整;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0.5%~1%时,通过熔融共混纺丝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力学性能表现最优;当多孔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质量分数)在1%时,得到的新型多功能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达到87.9%.而二氧化硅分子巢掺量越高,纤维材料越耐洗.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制备涤纶纤维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