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0篇
  免费   1881篇
  国内免费   1566篇
电工技术   1548篇
综合类   1917篇
化学工业   2025篇
金属工艺   1094篇
机械仪表   1166篇
建筑科学   1199篇
矿业工程   705篇
能源动力   401篇
轻工业   2108篇
水利工程   604篇
石油天然气   527篇
武器工业   240篇
无线电   17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0篇
冶金工业   512篇
原子能技术   319篇
自动化技术   255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848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479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763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1116篇
  2012年   1382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345篇
  2009年   1330篇
  2008年   1357篇
  2007年   1311篇
  2006年   1132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海上升压站多为焊接钢结构,在长期波浪荷载作用下,焊接钢结构尤其焊接节点易出现疲劳损伤乃至破坏,因此,合理的评估海上升压站结构的疲劳性能对于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基于某220 kV海上升压站,运用有限元软件SACS建立海上升压站模型,根据DNVGL-RP-C203:2016《Fatigue Design of Offshore Steel Structures》和API-RP-2A-WSD:2014《Planning,Designing,and Constructing Fixed Offshore Platforms—WorkingStress Design》规范,获得了导管架与撑杆连接节点—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同时,采用SACS软件建立节点有限元模型,计算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获得上部组块与导管架连接节点—非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2.
对铝储液筒和铝管之间焊接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选择高频感应焊接进行生产应用,对铝储液筒和铝管之间高频感应焊接的生产工艺过程,从接头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等,到实际生产的工装使用,进行了生产实验并总结了生产工艺要点,这些方法的实施,较好解决了铝储液筒和铝管之间焊接的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焊接质量.通过在生产实际中的普及应用,收获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针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给出的解决办法,对于类似铝管类制品之间的焊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以DN200多喷孔活塞式调流调压阀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拟,结合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研究了小开度、中等开度和大开度下空化流动特性以及节流孔内空化的形成机制,并且分析了开度和空化数对空化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孔处存在较大的压力和流速梯度,节流孔进口边缘附近会出现流动分离,在节流孔壁面形成附壁剪切旋涡,流动分离和附壁剪切旋涡是节流孔内空化的形成机制。同时,固定阀门进出口压力,随着开度逐渐增大,空泡体积线性增加,各开度空化强度相差不大。另外,随着空化数逐渐减小,流量系数呈现出先保持稳定后略微增加再急剧减小的变化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该类型阀门的结构优化与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开发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对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以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催化剂已经接近工业化应用,但其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其市场推广,因此相对价廉的铜基催化剂受到广泛关注。主要从配体和载体改性等方面综述了科研人员对金属铜基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性能提升所做的工作,并且总结了含铜多金属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铜催化剂工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针对目前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采样点过多、运行数据不易收集、坏数据难以辨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台区线损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在考虑台区线损相关性的同时对目标台区当日线损进行快速计算,无需采集所有用户电量信息,能和同期系统计算得出的线损率进行核对校验,为精细化线损管理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直流电流互感器阶跃特性测试技术和暂态特性建模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特高压直流电子式互感器阶跃特性智能化测试方案及现场测试解决方案,对改变目前直流输电工程中互感器选型、检测、运维的无序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为直流控制保护及监视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提高了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决无人机巡线、无人值守变电站机器人巡检中,由于距离过远或机器抖动造成的采集图像待检目标分辨率低、图像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边缘感知反馈卷积神经网络E-FCNN。该网络在传统超分辨率网络基础上增加了残差模块和反馈机制,实现细节特征的提取和强化,并通过边缘感知分支补充纹理信息,提升了图像的细节描述。通过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边缘感知反馈卷积神经网络无论在主观视觉质量,或是峰值信噪比等客观评价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其他相关算法。且在基于无人机巡检的绝缘子检测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绝缘子检测率。  相似文献   
88.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因其优异的憎水性及憎水迁移性而具备较好的防污闪能力,往往作为应对污闪事故的首选方案。但在部分特殊工业粉尘地区,复合绝缘子在短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爬电及蚀损现象,并发展为绝缘失效。为研究特殊工业粉尘地区复合绝缘子的腐蚀失效过程,测试了某特殊工业园区内运行的复合绝缘子的表面污秽度及污秽成分、污闪电压梯度、憎水性能及微观性能,并分析了其腐蚀失效过程。主要结论如下: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为0.1~0.2 mg/cm2,其污秽成分与化工污源类似;存在自然污秽时绝缘子表面憎水性良好,但其憎水性的减弱、恢复及迁移特性均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绝缘失效的起因是电晕放电导致憎水性降低,进而导致伞裙电蚀损,最后发展为绝缘失效。  相似文献   
89.
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配置储热后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近年得到大力发展。依据自身经济性,光热电站往往配备较大的储热装置,能够平移所吸收的光热能,且具有跨日调节能力,使得光热机组有一定替代常规机组带负荷的能力,即容量效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可靠性的光热电站容量效益评估方法,考虑了调峰方式、储热时长、新能源规模、光热电站规模对光热电站容量效益发挥的影响,采用基于数学优化的生产模拟仿真程序,以周为尺度,计算全年8760 h的系统运行状态,计及了机组启停、水电跨日调节、抽蓄跨日调节、光热电站的跨日调节等因素。最后通过对西北地区实际电网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张淑会  邵建男  兰臣臣  毕忠新  吕庆 《钢铁》2022,57(12):13-22
 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炼铁行业在改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开发可替代的新型能源以减少一次化石燃料的消耗,是实现其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和碳中性等特点。天然生物质能挥发分含量高、易燃烧,而热解后的生物炭的理化性能与煤粉接近,将生物质能作为燃料和还原剂应用于炼铁生产,可以有效发挥其节能减排作用。在分析生物质能理化性能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生物质能在制备焦炭、高炉喷吹、烧结、球团工序中应用的研究现状。首先指出,生物质和煤粉的共热解技术是利用生物质混煤炼焦的关键。为了推进生物质焦炭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需要加强生物质焦炭对高炉软熔带透气透液性的影响研究。其次,生物质的热值、燃烧特征温度和燃烧率是影响生物质混煤喷吹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开发生物质协同煤粉造气新技术可以拓宽高炉喷吹用生物质能的选择范围,并可生产优质富氢还原煤气用于高炉喷吹。第三,指出用适量的生物质能替代焦粉或煤粉进行铁矿粉烧结,可以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并产生显著的减排效果。在制备生物质含碳球团时,需要严格控制生物质的添加量,以获得高金属化率和适宜黏结性指数的球团。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进行生物质的种类和添加量对烧结矿和球团矿质量的影响研究。最后,指出目前生物质能炼焦、高炉喷煤、烧结和球团中的应用还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建议今后应加快生物质能在炼铁各工序生产中的应用实践,以进一步评估生物质能在炼铁领域的使用效果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