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29篇
  免费   10996篇
  国内免费   5805篇
电工技术   7560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10109篇
化学工业   21514篇
金属工艺   6945篇
机械仪表   8045篇
建筑科学   9542篇
矿业工程   3781篇
能源动力   3516篇
轻工业   11935篇
水利工程   2225篇
石油天然气   7299篇
武器工业   1027篇
无线电   136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898篇
冶金工业   5784篇
原子能技术   1307篇
自动化技术   16599篇
  2024年   376篇
  2023年   2058篇
  2022年   3515篇
  2021年   5107篇
  2020年   3991篇
  2019年   3365篇
  2018年   3752篇
  2017年   4149篇
  2016年   3639篇
  2015年   5012篇
  2014年   6570篇
  2013年   7787篇
  2012年   8530篇
  2011年   9479篇
  2010年   8465篇
  2009年   8037篇
  2008年   8033篇
  2007年   7571篇
  2006年   7392篇
  2005年   6308篇
  2004年   4356篇
  2003年   3749篇
  2002年   3575篇
  2001年   3070篇
  2000年   2919篇
  1999年   2823篇
  1998年   2277篇
  1997年   1787篇
  1996年   1749篇
  1995年   1473篇
  1994年   1126篇
  1993年   846篇
  1992年   647篇
  1991年   511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270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7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采用CO2激光点火装置联合高速摄影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凝聚相燃烧产物分析技术,研究了高氯酸铵(AP)含量对高Al富燃料推进剂中重要组分AP/Al一次燃烧过程中燃烧现象、引燃时间、燃烧扩散时间、燃尽时间、燃烧效率、颗粒团聚及凝聚相燃烧产物的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AP/Al混合粉体的燃烧过程均可分为表面引燃、燃烧扩散和火焰熄灭3个阶段,但各样品在不同燃烧阶段的燃烧现象存在明显差异。AP含量由10wt%增至30wt%,样品燃烧剧烈程度增强,燃烧过程中固相颗粒的溅射现象越加明显;在火焰熄灭阶段,各样品燃烧由以停留在样品燃面处的燃烧为主逐渐变为以溅射颗粒的燃烧为主,且随反应进行,燃面已燃固相颗粒最先熄灭,各样品表面引燃时间、燃烧扩散时间、燃烧持续时间均缩短,即燃烧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AP/Al混合物中,铝粉的燃烧效率、凝聚相燃烧产物粒度及其团聚程度随AP含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2.
Wei  Mengnan  Ban  Boyuan  Li  Jingwei  Sun  Jifei  Li  Feifei  Jiang  Xuesong  Chen  Jian 《SILICON》2020,12(2):327-338
Silicon - A novel green cationic surfactant Poly (propylene glycol) bis (2-aminopropyl ether) (PEA) with multiple amine groups was utilized as a collector for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quartz from...  相似文献   
63.
新工科建设对化学工程科技人才的学科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校企合作是培养化学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从依托生产平台、校企导师协作指导、合作攻关项目、跨专业交流、重视工程管理教育、优化考核制度六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策略,并分析了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非连续采空区矿柱力学原理,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形成的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所受的力主要为覆岩的自重应力,水平应力对其影响不大;随着埋深的增加矿柱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力近似呈直线增加;随着非连续采空区跨度的增加(进路数量增加),非连续采空区受垂直方向的应力逐渐由围岩两侧向矿柱中间过渡。  相似文献   
65.
针对矿山18线南西翼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欠缺、污风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运用风压平衡原理、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展开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新掘18线905~855 m回风井(1.5 m),保留该井905 m 水平回风机站,并在855 m 水平新设1台K45 6 №12风机(18.5 kW)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0.5 m3/s,井下风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增强,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6.
67.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ethylene in polyethylen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polymerization and degassing of polyethylene (PE) industry. Based on the gravimetric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measurement approach, an intelligent gravimetric analyzer 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solubil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ethylene in solid low-density PE (LDPE) with different melt indices at 30°C to 70°C, 0 to 4 atm and in molten LDPE at 160°C to 230°C, 0 to 4 atm, respectively.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solubil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ethylene in solid LDPE a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molten LDPE, while the dissolution enthalpy and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ethylene in solid LDPE are higher. In addition, one- and two-dimensional diffusion models are built and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polymer properties,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on the diffusion behaviors of ethylene in solid and molten LDPE.  相似文献   
68.
考虑旋流衰减的影响,对气液螺旋环状流的压降特性进行研究并推导出了螺旋环状流压降预测模型。定义压降旋-直比系数为气液两相螺旋环状流和气液两相直流的压降之比,以此来表征旋流衰减对压降的影响。基于量纲分析的方法对压降旋-直比系数进行分析,推导出其表达式,压降旋-直比系数依赖于Lockhart-Martinelli 参数和气相Froude数变化。最终,得出了气液两相螺旋环状流的压降预测模型。在50 mm内径的水平管内对螺旋环状流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气相表观流速变化范围为10~16 m/s,体积含液率(LVF)变化范围为0.6%~4.8%。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压降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9.
吴涵  陈滢  刘敏  王淑莹  张伟 《化工学报》2020,71(2):766-776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三种不同填料为生物膜载体,运行 A、B、C三个SBBR,通过逐步降温(25、20、15、10、6和5℃)培养驯化处理低温污水的生物膜。运行251周期,三个反应器COD出水浓度均低于50 mg/L;B反应器对氨氮去除效果优于A和C。特别在低温5℃时,A、B和C三个反应器氨氮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14.1、3.79和14.1 mg/L。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5℃时,三个反应器中均以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为主;只有B反应器中驯化富集出了嗜冷硝化菌(Candidatus Nitrotoga);而其他有硝化作用的菌属在B反应器中的丰度也高于A和C反应器;不利于脱氮的类固氮菌(Elstera)在A和C反应器中丰度较高。此结果可从微生物角度解释三个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差异性,表明B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有显著优势,其所用填料可结合低温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