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55篇
  免费   6653篇
  国内免费   4511篇
电工技术   5327篇
综合类   5798篇
化学工业   6866篇
金属工艺   4201篇
机械仪表   4282篇
建筑科学   4472篇
矿业工程   2095篇
能源动力   1689篇
轻工业   5285篇
水利工程   1962篇
石油天然气   1996篇
武器工业   898篇
无线电   55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49篇
冶金工业   2143篇
原子能技术   1081篇
自动化技术   7768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898篇
  2022年   2282篇
  2021年   2927篇
  2020年   2055篇
  2019年   1384篇
  2018年   1419篇
  2017年   1677篇
  2016年   1518篇
  2015年   2466篇
  2014年   2980篇
  2013年   3657篇
  2012年   4655篇
  2011年   4788篇
  2010年   4522篇
  2009年   4390篇
  2008年   4469篇
  2007年   4455篇
  2006年   3758篇
  2005年   3016篇
  2004年   2276篇
  2003年   1489篇
  2002年   1303篇
  2001年   1307篇
  2000年   1030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2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初期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中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正在进入深入推进推广阶段,如何实现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安全平稳过渡是保证中国电力市场改革成功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适应计划向市场转变过程的竞价空间方法以及相应的市场出清结算机制。该竞价机制分为计划模式的优化计算和市场出清两步。计划模式与市场模式的优化计算所考虑的基本约束条件保持一致,根据竞价空间比例将计划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市场模式优化出清边界条件,保证市场模式的优化出清严格在竞价空间范围内开展。通过调整竞价空间的计算比例,逐步扩大市场比例,实现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逐步过渡。最后,以实际算例对比验证了该竞价机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2.
当电网电压发生深度跌落时,需要风力发电系统不脱网且向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采用传统励磁变换器的双馈风电机组往往需要通过外加装置才能实现这一要求.外加装置使系统变得复杂,可靠性和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瓶颈,提出了构建坚强励磁系统的思想,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变结构准Z源的新型双馈风电机组强励变换器.将传统的电容型母线替换为准Z源网络,当电网正常时该变换器运行于可调电压的单电容型母线状态,当电网电压发生深度跌落时,该变换器可以迅速升高直流链电压,从而保证转子侧变换器在故障期间始终可控.搭建了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仿真与实验系统,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强励变换器拓扑具有良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在电压深度跌落时能够有效控制转子电流,实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和无功支撑.  相似文献   
973.
信息物理的紧密耦合使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挑战,同时也给信息物理的协调感知和安全防御提供了新的潜力.围绕安全稳定控制业务,针对信息物理融合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挖掘信息物理协调的潜力,提出信息物理协调防御的框架,提升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防御恶意攻击的能力.首先,通过试验分析了恶意攻击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和电力一次系统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出了网络安全信息物理协调防御体系和框架,并结合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稳定控制业务逻辑分别提出了包含装置侧和主站侧的网络安全辨识和防护方案,给出了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监视与分析应用框架,从而提升了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应对恶意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74.
研究通过MgCl2溶液浸泡玉米芯后在450℃下慢速热解1 h一步法制备获得Mg改性生物炭(Mg-BC),探究其对磷酸盐的吸附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g-BC吸附磷符合准1级、准2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主要受物理、化学作用控制。Mg-BC对磷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类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56.54 mg/g。溶液中共存无机阴离子会显著抑制Mg-BC吸附PO43-,其顺序为HCO3-> SO42-> NO3->Cl-;NaOH溶液解吸可使Mg-BC有效的再生利用,且循环4次后,其去除率仍高于60%。Mg-BC可有效去除P有高吸附量,为P去除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  相似文献   
975.
随着电力系统负荷的增长及峰谷差的加大,电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电网侧期望水电利用灵活启停特性充分参与电网调峰,以减小系统的峰谷差.电厂侧则在调度过程中追求梯级电量最大,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协调厂网两侧对梯级出力过程的矛盾需求,同时满足厂网两侧复杂的约束条件,以梯级水电站的机组为调度单元,选取梯级发电量最大和电网剩余负荷峰谷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充分考虑电网侧联络线约束及电站侧尾水顶托、限制出力曲线、不规则振动区等与水头相关的复杂约束并线性化处理,构建了复杂约束条件下厂网协调多目标短期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多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权重法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利用Gurobi商业求解器进行模型求解.中国红水河梯级水电站的实际应用表明所提模型可获得兼顾厂网两侧目标期望的梯级发电计划.  相似文献   
976.
随着用户侧数据采集设备的发展及电网业务对用户侧采集数据的深化应用,当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系统在数据采集、计算、入库等方面出现瓶颈,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针对营销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要,基于分布式架构、异步网络、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文中提出一种具有高频实时采集特征的主站系统技术方案,在采集通信层、任务调度层、分布式存储层及并行计算层4个层面全面解决高频并发交互、复杂任务调度、海量数据存储及实时计算的效率问题.通过中国某省级工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显著提升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的采集能力,改善集中式采集主站性能.  相似文献   
977.
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对换相失败的有效预测有利于交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但是,与首次换相失败相比,后续换相失败机理较为不明,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当前研究尚难以实现对后续换相失败的有效预测。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融合模型的后续换相失败预测方法。基于对换相过程的机理分析,首先将电力系统固有响应形式进行时域-频域转换,得到考虑电压谐波的换相电压预测值。然后,基于叠加定理计算直流电流,从而实现对熄弧角的预测。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与熄弧角相关的电气量作为输入特征,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误差修正模型,对机理分析得到的熄弧角预测值进行校正。最后,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测试系统,结果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8.
超声对强化吸收制冷循环中发生器内溴化锂水溶液沸腾传热有重要意义,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多超声振子气泡动力学方面的理论尚未报道。为探究振子数量对溶液空化特性的影响,构建多振子气泡动力学模型,以纯水为例验证了模型准确性,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溶液空化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总声强为1 W/cm2,振子数量由1增加至5时,空化气泡最大半径增加了44.12%,振子数量达到24~25个时,气泡最大半径增加率仅为1%;发生压力对空化效应的影响随着振子数量的增多而增大,单振子在吸收制冷系统的真空发生器更易产生稳态空化,而多振子更易在真空发生器内产生瞬态空化;多振子频率均匀度越小,空化强度越大,声强均匀度对空化强度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79.
智慧城市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型发展对能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数字化、互动化的综合能源系统是重要的应对思路之一。在先进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如何充分发挥其技术价值仍需要探索。该文围绕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技术,对其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需求、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分析,对其基本技术框架和技术挑战进行了探讨,对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围绕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在系统规划、运行、控制以及与城市多领域协同交互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为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0.
针对研究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在空间位置上对互感特性影响未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尺度的互感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圆形截面的螺旋线圈为分析对象,依据聂以曼电磁公式,采用泰勒公式展开的优化方法,推导出了空间位置上耦合线圈的互感计算公式.以推导的互感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重构坐标系的方式减少模型空间参数,进而对次级线圈在空间范围内进行定向的俯仰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初级线圈固定于原点、次级线圈在任意空间位置上时,总能在重构坐标后找到唯一俯仰偏转角度,使得耦合线圈间互感处于最大状态.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FEA)方法及搭建实际建模对互感计算公式及特性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互感特性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