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6篇
矿业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4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阐述了重金属低温熔盐冶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特点.通过硫化铋精矿、再生铅和高铅多金属铜镍钴硫化矿低温碱性熔炼实例,展现了低温熔盐冶金的广阔前景,熔点低于800℃的重金属,如铅、锌、锡、锑、铋等,均可用低温熔盐冶金方法提取和分离,熔点高于1000℃的铜、镍、钴及金、银等贵金属亦可用该方法富集.  相似文献   
102.
高硅硫铁矿烧渣浸出过程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硅硫铁矿烧渣在硫酸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机理,考察了液固比和温度对Fe浸出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固比λ≥4.7时,增大λ,浸出率下降;硫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22;温度对Fe浸出速率的影响较大,提高温度有利于Fe的浸出;浸出1h后浸出率能够很好地满足产物层扩散控制收缩核模型,即1+2(1-x)-3(1-x)^2/3=kt;表现活化能为55.469kJ/mol。此外,通过化学分析和EPMA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反应被产物层所控制。  相似文献   
103.
对氨法炼铜新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得到了NH3-(NH4)2SO4-H2O体系中浸出铜锌精矿焙砂及在氨性硫酸铜溶液中电积生成铜板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浸出时间2 h,氨水浓度3 mol/L,液固比6:1,温度40℃的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65.39%;电积最佳条件为铜离子浓度30 g/L,电解液温度40℃,电流密度200A/m2,电流效率达到85.66%.  相似文献   
104.
对某毒砂金矿进行了硫氰酸盐氨性体系氧压提取金的探索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Cu2+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氨水浓度、氧分压和硫氰酸铵浓度等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述优化条件下金浸出率为61.7%,即硫氰酸铵浓度3mol/L,液固比5∶1,反应温度150℃,浸出时间6h,搅拌速度750r/min,氨水浓度4.64mo/L,铜加入量1.5g/L。而经400℃焙烧预处理后金浸出率达到86.2%。  相似文献   
105.
针对钢铁厂瓦斯泥硫酸浸出液中和除铁后的溶液含锌低、含杂质高、不能直接电积的特点,选用萃取—电积工艺富集回收锌。萃取采取三级逆流萃取、两级逆流洗涤、两级逆流反萃取工艺,以40%P204+260#煤油为有机相,控制有机相与水相的流量比为2∶1,萃取温度维持在40℃;洗涤采用去离子水、废电解液加去离子水(pH≈2)两步逆流洗涤法,温度为40℃;反萃取剂为H2SO4质量浓度160g/L、锌质量浓度50g/L的溶液,反萃取有机相与水相的流量比为(4~5)∶1,反萃取温度为40℃。反萃取液经纤维球除油+两次活性碳(2g/L)除油之后通过电积得到金属锌板,锌板中锌质量分数为99.97%,电积时电流效率为90.48%。  相似文献   
106.
高纯纳米氧化钽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制高纯乙醇钽为原料,通过水解、干燥与煅烧生产粒度约35nm的高纯Ta2O5纳米粉。研究了水解过程中乙醇钽浓度、温度、加料时间对产品粒度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与时间对Ta2O5晶形的影响。选取水解最佳条件为:乙醇钽浓度1.0mol/L,水解温度50℃左右,加料时间约15min。加完后,搅拌5min,接着加入氨水溶液调节pH值到8~9,同时升温至80℃-85℃保温30min;煅烧温度800℃,时间2h。得到的Ta2O5产品粒度约35nm,纯度〉99.997%。  相似文献   
107.
配合-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充分回收含锡阳极泥有价金属的基础上,采用从锡锑二次资源中直接提取的高纯氯锡酸铵和氯氧锑为原料,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针对液相共沉淀法制备ATO的过程中,锡和锑的水解不同步从而未能实现真正共沉淀掺杂的问题,以(NH4)2SnCl6和Sb4O5Cl2为原料,采用配合-共沉淀法,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的pH、反应温度、掺锑浓度、煅烧温度、前驱体洗涤次数和分散剂种类等对ATO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化条件,即:滴定终点pH=3,反应温度60℃,锑掺杂浓度10%(质量分数),热处理温度600℃,前驱体洗涤次数为6次,采用分散剂c,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对SnCl4-NH4Cl-HCl-H2O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对于无法收集的相关(NH4)2SnCl6的热力学数据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绘制了SnCl4-NH4Cl-HCl-H2O体系在标准状态下各相关物种和pH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溶液中的总铵浓度和体系的pH值是影响(NH4)2SnCl6或Sn(OH)4存在的重要参数。在该体系中,增大体系的酸度到6nol/L以上,体系中的Sn^4 既以(NH4)2SnCl6形式沉淀出来,这就为直接由含锡原料提取纯(NH4)2SnCl6,并用以取代SnCl4来制备ATO或ITO粉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锌蒸气高温气相氧化对氧化锌的结晶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锌蒸气高温气相氧化条件对氧化锌结晶形貌的影响以及形貌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氧化锌有无定形、颗粒状、单针状、四针状、多针状等五种典型的结晶形貌,这些结晶形貌都强烈地依赖于锌蒸气氧化时的物理化学环境,生长条件不同,ZnO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就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形貌,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可以调控氧化锌的结晶形貌。实验同时表明氧化锌的结晶形貌与原料锌粉的粒度及表面状态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研究锌浸出渣挥发窑衬砖的损坏机理。查清了铬渣砖与残砖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以及骨科刚玉和尖晶石的微观不均匀分布。铬渣砖在挥发窑反应带高温区内蚀损的主要形式为物理渗透、化学侵蚀和机械冲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