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5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源对比与成藏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丽水凹陷储集层内流体包裹体显微镜下鉴定、均一温度测试及生物标志物成分分析表明,该凹陷大致发生过三期油气运移:第一期大致发生在古新世末期,该期烃流体成熟度偏低(R0值小于0.7%),为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来源,与热水溶液不混溶运移,分布范围广;第二期运移在中晚始新世,烃流体成熟度较高(R0值不小于1.0%),为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来源,该期烃流体主要在月桂峰组烃源岩附近成藏;第三期运移发生在渐新世以后,由于构造抬升,深部油气藏遭破坏,油气沿断层向浅部运移并与上古新统生成的油气一起进入浅部储集层(明月峰组),幔源CO2热流体可能略晚于该期烃流体充注。图3表3参10  相似文献   
182.
从有机包裹体及成岩作用研究的角度对崖21-1构造油气成藏作了初步分析.崖21-1构造上第三系砂岩储层烃类丰度高,演化程度也较高,储层经历了两期烃类运聚过程,运聚时储层温度在145~165℃,埋深在3100~3600m,时间为上新世一第四纪,油/气源来自梅山组.构造顶部下第三系砂岩储层为含烃水层,少量的烃类是崖城组烃源岩早期排烃的产物.构造顶部砂岩储层中可能存在一致密胶结带,此胶结带对向上运移的油气起了封堵作用.构造形态及沉积特征是形成胶结带的主要原因,而成岩胶结作用与油气运移的时间差导致油气运聚最终与构造顶部浅层无缘.推测在胶结带下方和构造翼部可能形成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83.
孙玉梅 《石油化工》2005,34(Z1):507-508
采用助剂配方后改性的技术方法,研制开发出生产透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专用料的助剂配方体系,该配方体系为有机成核剂与无机成核剂的复配体系,具有无味、比重大等特点,用其改性生产的透明LLDPE专用料的雾度降至11%以下,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亦有所提高.在透明LLDPE膜专用料助剂配方研制过程中发现,成核剂颗粒的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其增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4.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扇贝内脏脂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扇贝内脏脂质,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摸索出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扇贝内脏脂质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75min、CO2流量25L/h。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扇贝内脏脂质相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更适合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而且提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5.
介绍了传统的伪彩色编码算法,研究了余弦算子自然伪彩色编码算法,通过比较,得出了余弦算子优于传统编码算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6.
文章介绍了张钢Φ30mm热轧窄带钢一火成材改造后,Φ300mm带钢热连轧机的电控系统主要组成,并对自控方案的进一步调整与改进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7.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作了科学地阐述。  相似文献   
188.
为获得适合高浓度啤酒发酵的扩培方式和性能优良的酵母培养液,研究了种子扩培方式对酵母活力和发酵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扩培的种子液进行20°P麦汁发酵,测定了发酵过程中细胞密度、α-氨基氮质量浓度、还原糖质量浓度、CO2失重量、酵母存活率及发酵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扩培方式对酵母的发酵性能和存活率影响较大,其中经12°P麦汁进行一级种子扩培、16°P麦汁进行二级种子扩培的酵母在发酵过程中性能稳定,细胞存活率和发酵度高,这种扩培方式较适合20°P麦汁发酵。  相似文献   
189.
以玻璃纤维织物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对其表面进行偶联剂改性制备生物固定化载体,并对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考察了偶联剂种类、溶液浓度及浸渍时间对其表面改性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分析及脂肪酶固载率的测定,对玻璃纤维表面改性效果及表面官能团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偶联剂改性制备的固定化载体表面润湿性能明显改善,对脂肪酶的固载率明显提高,硅烷偶联剂种类、浓度及浸渍时间对玻璃纤维表面性能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当偶联剂体积分数为3%、浸渍时间为10min时,改性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0.
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60株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从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P-319,经常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对其抑菌谱的测定表明,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但对霉菌和酵母菌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产细菌素的发酵过程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0 ℃培养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