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胶体颗粒的润湿性决定Pickering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小麦醇溶蛋白胶体颗粒在酸性(~pH 3.0)条件下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制约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形成。本研究采用超声乳化制备得到稳定的小麦醇溶蛋白稳定的无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free)的食品级Pickering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剪切乳化的Pickering乳液只能稳定3 d,超声处理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明显增强,当超声功率超过40%时,Pickering乳液的平均粒径小于5μm,形成具有强粘弹性的乳液凝胶,能够稳定5个月以上。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了乳液的界面结构、蛋白胶体颗粒分布及乳滴的聚集行为,明确了超声处理乳液的稳定机理。本研究制备得到的蛋白基Pickering乳液(surfactant-free),在新型营养物质输送等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自组装小麦醇溶蛋白颗粒(GP)稳定的Pickering高内相乳液(HIPEs)为模板制备具有开孔结构的多孔材料并进行相关表征。通过反溶剂法制备GP,混合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为连续相,正十二烷为分散相制备稳定Pickering HIPEs,研究不同蛋白浓度及油相体积对高内相乳液模板及多孔材料相关性质的影响。在p H 4时,GP浓度为1.5%、2.0%和2.5%及油相分数为75%、80%和85%均能以HIPEs为模板制备出稳定的亲水性多孔材料。GP浓度从1.5%增加至2.5%时,HIPEs中乳液粒径减小,材料内部结构孔壁变厚,表观密度增大,压缩模量从15.16 MPa增至18.01 MPa,2.0%GP浓度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吸水率可达10.18 g/g;随着油相体积从75%增加至85%,乳液粒径分布更为均匀,材料的孔洞的D3,2由19.94μm增至23.59μm,表观密度下降,压缩模量由22.58 MPa下降到14.67 MPa。通过以GP稳定的HIPEs模板,成功制备出具有开孔和良好力学性质的亲水性多孔材料,对于多孔聚合材料在食品、生物医药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水热磷酸化处理修饰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主要研究在SPC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聚磷酸钠(SodiumTripolyphosphate,STTP)经水热处理改性后,SPC的磷酸化程度、乳化性质的变化。通过水热处理过程中向SPC添加0.1%~3%的STTP制备出不同磷酸化程度的磷酸化改性大豆浓缩蛋白(简称0.1%~3%P-HSPC);同时研究了改性前后SPC乳液乳析率、粒度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其中添加0.3%、0.5%、0.7%的STTP所得改性蛋白的磷酸化程度分别为0.226%、0.253%、0.28%,其磷酸化程度高于其他STTP浓度制得的改性磷酸化蛋白;并且改性后的SPC乳化性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4.
MTG酶诱导大豆11S球蛋白透明冷致水凝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烨  郭健  杨晓泉  尹寿伟  齐军茹 《化工学报》2011,62(12):3560-3568
水凝胶的制备逐步朝向安全无毒、高生物相容性的方向发展。本工作着重探究一种大豆球蛋白透明冷致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葡聚糖硫酸盐(dextran sulphate, DS)与大豆11S球蛋白(glycinin, 11S)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多阴离子复合物,继而采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MTG酶)在pH 7.0、一定离子强度条件下,通过分子间ε-(γ-谷氨酰胺基)赖氨酸共价键交联,制备了透明冷致水凝胶,并对其流变学、质构特性、持水性及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聚糖硫酸盐(DS)的添加赋予大豆11S球蛋白溶液较高的荷电量,在中性条件下,MTG酶具有交联此高荷电多阴离子复合物的能力,从而在较低温度下形成透明冷致水凝胶。通过控制相似文献   
25.
目的 构建稳定荷载生物活性物质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方法 通过简单的反溶剂纳米沉淀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果胶复合颗粒,再通过均质乳化技术,成功构建荷载姜黄素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研究在不同pH条件下该乳液体系的储藏稳定性、外观、粒径和流变学特性。结果 该荷载姜黄素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油相占比高达80%)能稳定储藏两个月以上不变质,乳液粒径较小,基本在100~200 μm之间,其流变学行为表明该乳液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和凝胶特性,并且随着pH值的降低,胶体颗粒的三相接触角越接近90°,乳液的凝胶性越强,乳液越稳定。结论 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方法,成功的构建了荷载姜黄素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为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6.
从经过电子束辐照处理的小麦中提取淀粉,用Brabender连续粘度计研究不同辐照剂量(0、1.0、2.75、4.4kGy)对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并用排阻液相色谱和多角度光散射仪、折光检测器连用技术(HPSEC-MALLS-RI)测定其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小麦淀粉的Brabender峰值黏度显著降低,冷稳定性升高,凝沉性减弱,当辐照剂量达到4.4kGy时,小麦淀粉的峰值黏度由85.0BU减小到42.0BU,下降了50.6%,回生值下降了88.2%;同时,小麦淀粉重均分子量逐渐下降,且当辐照剂量达到4.4kGy时,小麦淀粉的重均分子量与未辐照相比下降了1个数量级,说明电子束辐照引起了小麦中淀粉分子的降解,平均分子量减小,导致小麦淀粉流变学特性改变,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采用浇筑法,成功构建了Ag NPs/小麦醇溶蛋白/壳聚糖复合抑菌膜,实现了Ag NPs的稳态化和协同增效。自组装的小麦醇溶蛋白(gliadin),同时充当AgNPs的螯合剂和稳定剂,有效抑制了纳米银颗粒(AgNPs)团聚。与其他复合膜相比,gliadin/Ag NPs复合膜透明度良好。SEM和EDS证实Ag NPs均匀分布于复合膜。此外,gliadin/AgNPs复合颗粒具有优异的缓释特性。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评估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显示gliadin/Ag NPs复合膜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更强的抗菌效果。这些薄膜在抗菌食品包装材料、伤口敷料以及植入物的开发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