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运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矿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调研了毛郢孜煤矿低瓦斯涌出量背景下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控制因素。其所在的濉肖矿区受徐淮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控制,地层隆起抬升,缺失三叠系地层,瓦斯遭到风化剥蚀,以低瓦斯矿井为主。而其受构造挤压作用强烈,存在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火成岩以岩床形式侵入煤层顶板,热变质作用使煤层进一步生成瓦斯,并封闭在煤层中;火成岩对煤层挤压揉皱形成构造煤,同时构造尖灭端应力集中,提供了足够的瓦斯热力学能。  相似文献   
52.
对典型中心管预制破片战斗部在轴向单环起爆与轴向双环起爆两种方式下的毁伤效能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环起爆,战斗部轴向双环起爆可以提高破片初速和调整爆轰波形。据此,设计了“一入两出”的战斗部轴向双环起爆网络,并进行战斗部静爆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小于5%,同时验证了该起爆网络的作用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
张子敏 《建筑施工》2021,43(7):1339-134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12标浦东南路站—浦东大道站—源深路站—昌邑路站3个区间盾构机长距离全断面穿越已建东西通道结构的施工工况,针对地下通道结构监测数据迟滞且无法及时、有效地反馈地层变形情况的特点,通过前期的结构调查,对盾构机在已建地下通道下方的土压力计算设定进行理论分析、对同步注浆技术及同步注浆量判定进行优化,以及对盾构机穿越地下通道结构施工缝的施工参数设定进行研究,对已建地下通道受盾构机穿越影响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保障了已建地下通道的结构变形安全,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相关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54.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五矿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平顶山煤业集团五矿以己15为保护层开展了近距离保护层开采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技术有效地遏制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缓解了采掘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55.
雪崩倍增效应是4H-SiC雪崩光电二极管、功率半导体器件等器件的关键机理。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物理参数,雪崩倍增因子(M)的精确解析表达式目前未见报道。文章提出4H-SiC p-n结M的精确计算方法及其解析表达式。基于更准确的碰撞电离模型,通过MATLAB对4H-SiC单边突变结(p+-n)电子和空穴的碰撞电离积分(I)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给出击穿电压(BV)随掺杂浓度的经验表达式,进一步提出电离积分随外加电压及掺杂浓度的拟合表达式。此外,对外加电压接近BV的情形进行细致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电子电离积分受电场影响显著。对于雪崩光电二极管及功率器件较宽的BV范围,所提出的拟合表达式在外加反向偏压大于0.65BV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6.
晋城成庄煤矿陷落柱成因与差异升降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城成庄煤矿岩溶陷落柱比较发育,其中导水性陷落柱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结合三维地震勘探、矿井水文地质等资料,在分析成庄煤矿地层沉积史、区域构造演化史的基础上,研究了晋城成庄煤矿岩溶陷落柱的成因,认为陷落柱的形成是由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强径流溶蚀作用、地层旋回差异升降运动引起的.对于裂隙发育的陷落柱,陷落裂隙可能沟通强含水地层、地表水或采空区积水时,矿井开采过程易引起寒水事故.  相似文献   
57.
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制的煤样瓦斯解吸试验装置,在恒温30 ℃、不同压力、不同粒度条件下,研究平顶山和鹤壁的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的瓦斯解吸初期速度和解吸量,分析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的影响因素,建立构造煤瓦斯初期解吸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生结构煤相比,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速度更大,其初始解吸速度为1.23~4.20 mL/(g·min),是相同实验条件下原生结构煤的1.36~2.84倍,尤其在前1 min内差别较大;构造煤瓦斯解吸量是一条单调递增的幂函数曲线,0~10 min的瓦斯解吸规律具有分段性,可分为快速解吸段、缓慢解吸段和平稳解吸段,构造煤前10 min瓦斯解吸量可达1 h内解吸总量的60%。分析认为构造煤中大孔和过渡孔的发育程度决定了构造煤瓦斯初期特征;构造煤瓦斯解吸初速度随粒度的减小而增加,但是在极限粒度以下煤粒度对瓦斯初期解吸速度影响较小;瓦斯解吸初速度与吸附平衡压力呈幂指数关系;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曲线符合文特式。  相似文献   
58.
本文是把糜棱岩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糜棱煤的研究。通过对糜棱煤性质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糜棱煤的新概念。这一新的概念无论在生产实践中还是在基础理论方面都明显优于原来的概念。我们认为这一新的概念对进一步研究糜棱煤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9.
我国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的情况及地质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煤炭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灾害问题也日趋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矿井发生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二氧化碳喷出的基本情况;突出矿井二氧化碳的来源问题;发生二氧化碳突出的主要地质原因。以提供煤、岩与二氧亿碳突出的预测和预防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0.
双鸭山煤田东部矿井包括七星矿、双阳矿和新安矿,通过对矿井地质勘探期间和实际开采中瓦斯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东部矿井8#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均有很强的瓦斯地质规律性。矿井地质构造和岩浆侵入作用是矿井瓦斯分区、分带的主要地质因素,为深入研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