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厚板在淬火过程中温度变化剧烈,且随着板厚的增加厚度方向的温差加大,极易导致表面和心部组织不均匀.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对厚板淬火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淬火过程钢板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度,为制定合理的淬火工艺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厚板淬火前后组织性能的均匀.  相似文献   
62.
三峡库区马槽岭变形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秭归县马槽岭变形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着重对马槽岭变形体后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并提出了“公路上移 15~ 2 7m后加固 (方案Ⅰ )及“公路不移整体加固”(方案Ⅱ )两个治理方案 ,方案Ⅰ明显优于方案Ⅱ ,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3.
非正常生产性储量消耗及其影响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某金矿区的年度主要生产技术指标按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与否分为两组,分别研究黄金产量与年度主要生产技术指标间的关联度,并相应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非正常生产状态下的理论黄金产量,量化非正常生产性储量消耗对岩金矿山生产经营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6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为此,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实施的必要性,论述了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以及其工艺体系和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66.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自动称重选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自动称重分选系统,其特点是能快速准确地对产品进行称重分选,并实时计算、存储、显示数据。针对动态称重数据的特点,提出斜率滤波的软件算法,设计了对应的软件滤波程序,改善了数据处理精度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67.
张庆峰  金峰 《轧钢》2020,37(5):39-43
高线水冷箱的冷却能力、冷却均匀性、稳定性直接影响控轧效果,是线材控冷的主要控制手段。由于现场测温点安装位置距离水冷箱出口较远,其实测结果不能直接评价水冷箱冷却效果,因此建立了高速线材水冷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轧件温度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4种不同冷却工艺对φ7 mm 86LX帘线钢线材冷却温降、芯表温差、返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定径入口线材芯表温差随冷却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冷却水量小于200 m3/h时增加的幅度更为明显;不同冷却工艺下φ7 mm 86LX线材芯表温差在40~131 ℃之间,冷却过度是线材表面形成细晶组织的原因;通过降低轧制速度和减小冷却水量可改善减定径轧制阶段线材温度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8.
镇巴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北缘,矿权主体属于南大巴滑脱断褶带内,由于构造变形强烈,目前油气勘探程度较低。为此,开展了本区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分析认为镇巴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时期位于台缘有利沉积相带,具备发育台缘礁滩储层的地质背景,下二叠统烃源充足;其西北部铁溪-万源地区上覆膏盐盖层分布稳定,保存条件好,总体上成藏条件较优越;有望成为近期较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69.
几种供暖热源形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针对我国供暖热源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期内年总费用法,针对目前主要的热源形式,如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房、燃油锅炉房、户式燃气炉以及电锅炉房进行了模拟计算,总结了不同热源形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相似文献   
70.
浙东腌冬瓜优势乳酸菌的分离及产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微生物分离和鉴定从浙东传统腌冬瓜中得到4株优势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z151)、发酵乳杆菌(Lz152)、棒状乳杆菌(Lz153)和戊糖乳杆菌(Lz154),通过酶学分析方法对4株乳酸菌的产生乳酸脱氢酶、亚硝酸盐还原酶、酯酶和转氨酶的特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4株乳酸菌都有乳酸脱氢酶、亚硝酸盐还原酶、酯酶和转氨酶活性,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有较高的乳酸脱氢酶活力,分别达到122.34 U/m L和113.56 U/m L;发酵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有较高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分别为17.62 U/m L和13.42 U/m L,而棒状乳杆菌具有最低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为4.74 U/m L;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比其他两种乳酸菌有较高的酯酶活性,达到11.53 U/m L和13.78 U/m L。此外,植物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有较高的转氨酶活性,分别为25.37 U/m L和23.19 U/m L。4株乳酸菌产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存在菌种间差异,而且同一株菌产生各种酶的最适条件也不同,分离乳酸菌分别在30℃、35℃、40℃产各种酶的能力最高,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的最适产酶p H分别为6.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