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应用电刷镀技术修复电机整流子清河发电厂张旭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励磁机整流子或滑环与碳刷长时间的运行摩擦,引起不同程度的磨损。当磨损严重时,必须停下来进行修复。以往修复的方法,一般都是将磨损的沟槽,划痕及椭圆度车掉,表面车光洁,并倒好沟槽角。这样整流子滑...  相似文献   
62.
为了减少智能社区传感网数据传输造成的能耗不均匀并延长网络寿命,提出了簇头选举优化的传感网路由自适应优化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提出了一种适应用于智能社区传感网结构的三维分簇方法,该三维分簇方法采用基于最小化总传输损耗的簇头选举机制来优化传感网的能量.其次,针对分簇之后的簇间数据传播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蚁群传播方法,借助蚁群算法的最优寻路思想,寻找能量损耗和误包率更低的能量均衡路由.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减少能量消耗和延迟、提高传输效率及节点存活时间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3.
为探索空孔直眼掏槽爆破振动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以山东省青岛市地铁3号线太延区间地铁隧道的爆破施工为例,采用测振仪对地表爆破振速进行监测,从而获得不同爆破参数下的空孔直眼掏槽爆破振速,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以指导类似空孔直眼掏槽爆破的重点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4.
针对煤矿井下大功率皮带机在重载下启动困难,冲击力大,皮带易断的故障,设计了软启动装置,以合理的液压系统实现软启动。介绍了软启动中液压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参数计算及液压元件选型。  相似文献   
65.
多介质下空间目标的视觉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接触三维测量原理和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一种多介质下空间目标视觉测量方法。采用多相机捆绑调整及多角度相互校正,通过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结合光线在多介质中发生两次折射的数学模型对运动体上各标志点进行测量,获取各标志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经平面拟合、坐标转换,最终解算得到运动体六自由度空间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多介质视觉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6.
含聚污水对驱油效率影响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青  唐洪明  张旭阳  高建崇  刘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40(6):598-601,606,539,540
研究显示聚合物注入地层后,经受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产出后其结构和性能较注入前都有很大变化。本试验以渤海锦州9—3油田注聚受益井W7—4产出含聚污水为例,在综合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产出聚合物的分子形貌等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不同产出聚合物浓度、不同剩余油饱和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为含聚污水的再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扫描电镜分析照片显示产出聚合物呈网络状结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普通污水驱替不出油后,转注含聚污水能提高驱油效率1.5%~5%,提高幅度随残余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剩余油饱和度越高,含聚污水提高驱油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67.
含聚污水回注对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渤海某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高、酸化有效期短等问题突出。结合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历史,系统研究了清水与含聚污水清污配伍性、悬浮物组分、HPAM微观形貌与分子尺寸、注入水与岩心适应性等方面内容。研究表明:悬浮物堵塞是主要的损害形式,悬浮物为产出聚合物与污水处理剂、Ca2+、Mg2+等二价离子絮凝的产物,其次为产出聚合物与地层微粒形成的包络物,悬浮物中还含少量CaCO3和FeCO3沉淀。早期注清水导致储层发生强水敏损害,清污混注生成的CaCO3和FeCO3等刚性颗粒加剧了近井地带储层的堵塞程度,产出聚合物的絮凝沉淀等产物对储层深部形成堵塞,是导致注水困难和酸化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为确定脆红李果实采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茉莉酸甲酯对其抑制效果,从脆红李贮藏期病果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致病性检测、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0、0.1、0.2、0.3、0.4、0.5 mmol/L)对脆红李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脆红李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经体外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能抑制两株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其中,0.4 mmol/L及0.5 mmol/L的茉莉酸甲酯能够有效抑制脆红李采后病原菌的生长,但其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在体外培养5 d时,0.4 mmol/L的茉莉酸甲酯对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3%、86.3%;在培养2 d时,茉莉酸甲酯对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的EC50分别为0.154、0.228 mmol/L,而在5 d时为0.193、0.348 mmol/L。由此得出适宜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能够有效抑制脆红李贮藏期病原菌的生长,后期可将其用于脆红李采后病害的防治及贮藏保鲜的研究。  相似文献   
69.
蛇形流场PEMFC性能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蛇形流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输出性能,分析其性能的影响因素,寻找改善其性能的方法和途径。基于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包括阴阳极流道、扩散层、催化层及质子交换膜在内的完整的PEM燃料电池三维全流场稳态模型,在COMSOL中利用该模型对蛇形流场PEMFC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得出了在工作电压为0.7 V的条件下,蛇形流场的流型以及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对PEMFC输出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三蛇形流场的性能优于单蛇形流场;随着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增大,膜内传质得以改善,可以降低传质过程中的电阻损耗,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模拟结果对于改善PEMFC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邻氨基对叔丁基苯酚加氢工艺安全可靠性自动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