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矿业工程   8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伍智  杨卫英 《材料导报》2007,21(F11):397-398,404
采用聚氨酯、中空玻璃微球和纳米材料3种方式对环氧电子灌注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了改性方式对密度、冲击韧性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玻璃微球改性对密度降低最大,比纯环氧降低了20%左右,密度达到近1.0g/cm^3,聚氨酯改性的冲击韧性最高,纳米材料改性能显著提高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全电子式矿用电功率传感器的形式与实用电路.对电子线路中补偿互感器的相差、采用模拟乘法器与压频电路进行功率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精度满足工业要求,能与煤矿监控系统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3.
小波变换和形态学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边缘模糊导致图像融合质量下降,结合小波变换方法和数学形态学方法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理论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针对高频系数融合,选用绝对值取大法,并适当地增强边缘;针对低频系数融合,对低频子图像运用形态学方法获得边缘灰度图像,若边缘灰度图像中该点像素值在153~255之间,标记该点为边缘点,选用区域空间频率取大法融合边缘点处对应的低频系数;若该点像素值在O~152之间,标记该点为非边缘点,选用平均法融合非边缘点处对应的低频系数.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融合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高压真空开关管时,发现器件表面出现黄斑现象,不能满足焊接要求。经分析发现:对其金属零件进行双层电镀——镀镍和镀银,如果银层在0.7μm以下,在后序的焊接热处理过程中银层被熔化,原来均匀、致密的镀银层被重新分布后,银层变得不均匀,露出的镍占银的50%,在烘烤排气时露出表面的镍被氧化,呈现黄色现象,并进一步扩散到银层下面的镍区域,使银层与镍层结合不牢;银层在2μm以上时,热处理后,出现银堆积现象,不能满足要求;银层厚度在1μm~2μm范围时,钎焊热处理后,即使露出8%左右的镍,镍不会氧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STRAIGHT语音分析一合成模型,提取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的基频和光滑声道谱作为表征语音特征的参数。在频谱训练阶段,把声道谱转换成MFCC参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源一目标说话人的MFCC参数进行训练映射。主观和客观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转换效果,转换语音和目标语音较接近,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金属化后95瓷表面出现的黑点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点主要有三类,并分别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电真空器件表面Ni/Ag镀层在中温排气后失效的原因,通过模拟真实的排气过程,分别对Ni、Ni/Ag和烧结的Ni/Ag 3种试样进行氧化处理。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不同试样在处理前后的增重情况、表面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Ni/Ag镀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中间层镍层发生了氧化,使Ag层和Ni层之间的结合力减弱,最终使Ag层在外力作用下脱落。另外,Ag对氧的富集作用会使Ag层和Ni层之间的氧浓度增大,因此Ag对Ni层的氧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汉语拼音的构成及发音时的唇动特点,对汉语复韵母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套适合各类汉语复韵母发音特点的动态视位模型,再利用Directx9.0进行图形的变换及渲染,使三维人脸口形的变换过程更加丰富自然.较传统的二维人脸动画更加灵活、生动,可广泛应用于三维游戏中角色语音动画的制作、虚拟主持人配音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艇  付云鹏  杨卫英 《红外技术》2020,42(2):134-138
隐身性能是当代舰船重要的战技指标,直接影响舰船的生命力,红外隐身作为舰船隐身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国先进战舰隐身设计的重点之一。为研究如何提高水面舰船红外隐身性能,对其3~5mm波段的红外点源特征和8~14mm波段的红外面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针对两种红外辐射源,对舰船常用的红外辐射抑制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明确各种红外隐身技术如何在舰船设计中进行应用,可为舰船红外隐身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