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7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5篇
能源动力   8篇
冶金工业   4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爱敏  张胤  贺友多  王永斌 《炼钢》2007,23(5):37-40
喷射成型是近年来发展极其迅速的一种崭新的金属和合金成型技术,它不仅具有快速凝固的优点,可以生产低偏析、细晶粒、高致密度和近终形尺寸的坯料,而且简化了生产工序,从而比一般粉末冶金生产工艺降低了成本。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喷射成型制造的GCr15沉积坯,分析其组织结构和晶粒度的分布状况。同时,对沉积坯的密度、硬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坯具有细小的等轴晶粒,化学成分比较均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微观组织和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高炉热风炉眼睛形燃烧室内流动场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对不同燃烧器燃烧热烟气在燃烧室内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眼睛形燃烧室内气体流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3.
 喷射成形GCr15钢过喷粉末的粒度大小不一,其中颗粒直径在50~100 μm之间的颗粒占60%以上。大部分粉末颗粒呈球状或类球状,并且粉末越细小形状越规则。这些不同粒度过喷粉末的显微组织均以快速凝固的枝晶形态出现,随着粉末粒度的减小其显微组织越细化。  相似文献   
44.
热风炉蓄热室内气流分布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紊流三维数学模型对内燃式热风炉内冷风在蓄热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模拟发现其分布极不均匀,大大地降低了热风炉的蓄热能力.通过计算机模拟寻求改善其分布的途径.同时把模拟结果应用到了生产实际中,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提高热风炉风温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热风温度是增加高炉喷煤、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 ,从理论燃烧温度、加热面积、热风炉的合理结构设计和操作 4方面来讨论提高热风温度的途径 ,分析了国内各种燃烧器的优缺点及各种可供选择的热风炉预热方案。同时讨论了烟气和冷风分配技术及消除热应力的方法 ,以便热风炉能达到 12 0 0℃以上风温和 10年以上寿命  相似文献   
46.
把三维流动场的计算程序 ̄[1]与沪内辐射换热的Monte-Carlo方法(2)相结合,给出了一般情况下炉膛内三维温度场的计算程序。在给出燃烧析热模型后,该程序可用于计算一般燃烧室内的三维温度场。作为例子,作者计算了空炉状态下上部单烧嘴均热炉内温度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47.
炉膛内三维温度场的Monte—Carlo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卫  贺友多 《钢铁》1994,29(11):68-72,63
把三维流动场的计算程序(1)与炉内辐射换热的Monte-Carlo方法(2)相结合,给出了一般情况下炉膛呐三维温度场的计算程序。在给出燃烧析热模型后,该程序用于计算一般燃烧室内的三维温度场。作为例子,作者计算了空炉状态下上部单烧嘴均热炉内温度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48.
可调极距式稀土电解槽电场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可调极距式稀土电解槽电场计算的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方法对电解槽的电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电解槽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建立了高炉热风炉燃烧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对中空栅格陶瓷燃烧器的火焰形态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研究从理论上验证了该燃烧器具有的优良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分析了方锭斜靠放置时的流场,并提出改进烧嘴的布置使炉内形成旋转气流的方案,分析了改进方案的优缺点及应注意的地方。计算结果表明:影响均热炉内气体流动方式的主要因素是烧嘴和烟道的布置,而钢锭的锭型和布置方式对总体流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