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2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济阳坳陷胜坨油田原油物性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依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可将东营凹陷胜坨地区的原油分为稠油和正常稀油,稠油分布于浅层,是由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提供的低熟油遭受次生改造而形成;正常稀油分布于深层的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中,成熟度较高。按照硫含量,又可分为3类:高含硫原油分布于浅层,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自于盐湖-咸水湖的沙河街组四段烃源岩;低硫原油分布在深层的沙河街组三段储集层中,原油来自于淡水-半咸水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中等含硫原油则多为混源油。因此硫含量可以作为油源对比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82.
亚诺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哥伦比亚 亚诺斯盆地的地层与沉积、构造与演化以及石油地质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亚诺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为瓜达卢佩组K2)的海相页岩和碳酸盐岩,主要油气储集层为上白垩统至渐新统的滨浅海相和河流-三角洲相石英砂岩,区域性盖层为中新世莱昂组厚层页岩,油气主要运移期和聚集期发生在中新世以后,油气圈闭分为第三系圈闭群、白垩系圈闭群和逆掩前缘带第三系与白垩系复合圈闭群,圈闭形成期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早期。综合分析认为,亚诺斯逆掩前缘带为有利目标区,阿瑞阿培地堑与巴里纳斯地区为较为有利的目标区,亚诺斯坳陷与阿劳卡地堑为具备一定勘探潜力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283.
微量元素组成在固体沥青-源岩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地区分布着许多被破坏了的古油藏,原来可溶沥青或原油经过成千上亿年的风化作用,已变成脉状或斑点状的不可溶固体沥青。由于固体沥青的不可溶性,许多常规有效的方法难以进行油源对比和进一步深入研究。作者发现原油与烃源岩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矿藏与矿源(或矿液)之间的关系,矿源对比时常用微量元素来进行。那么原油或沥青从烃源岩中运移出来时,会不会将烃源岩有机质中的微量元素带来呢?为此,作者尝试测量固体沥青和可能烃源岩的微量元素并结合碳同位素等分析,找到了固体沥青真正的源岩,成功地进行了研究区的古油藏成因研究。   相似文献   
284.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CAD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针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详细论述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利用Visual C^ 对Pro/Engineer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CAD系统。本系统的应用,快捷有效地支持了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285.
戴松霖  王歌  金强 《城市燃气》2023,(11):43-47
燃气入户安检是指对燃气管道、燃气灶具等设施进行检查,以确保燃气用户使用的燃气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并避免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使用LightGBM模型,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引入燃气入户安检的工作流程,可以实现对复杂、多类型、含缺失值数据的整合分析,快速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验结果中预测集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均大于80%。该方法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大大提高安检效率,避免了传统人工检查的耗时和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保障了安检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286.
苏桥—文安是渤海湾盆地最早发现石炭—二叠系煤成油气的地方,近期仍有新的发现。为查明研究区源于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等成藏背景分析,发现该区存在3种成藏模式:石炭—二叠系自生自储、上古生下古储潜山以及古生新储第三系混源。3 500~5 000 m的石炭—二叠系生油窗是自生自储型油气成藏的控制要素;断距超过300 m,造成奥陶系与石炭—二叠系烃源灶对接,是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要素;活动性断层沟通煤系源灶,是第三系混源成藏的条件。还指出了3个有利前景区,明确了进一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87.
详细地对比了煤在加水与不加水2种实验条件下烃类产物的演化特征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增加,2种实验条件下干燥系数和烃类气体各组分体积百分数都呈现阶段性变化。反映生烃过程中母质和主要反应不断变化,不加水实验重烃气比加水实验裂解快,到650℃已基本都裂解。低温阶段均有部分CO2生成,为有机质中含氧基团早期脱羧产生,加水实验700℃CO2产率突然增加,可能与水煤气反应有关,不加水实验到高温阶段也稍有增加,为碳酸盐胶结物高温分解所致。从各产物产率上看,水参与了生烃反应。  相似文献   
288.
289.
基于野外露头、油田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从溶洞充填物类型及旋回组合分析入手,开展古岩溶地下河溶洞充填序列及规律研究,同时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下河溶洞充填率达89.9%,且以沉积砂泥岩和垮塌角砾岩充填为主,发育下粗上细多个组合旋回,构成多旋回沉积充填组合和多旋回垮塌-沉积充填组合2种类型。前者分布于岩溶斜坡下游地貌平坦区,放空漏失井比例小、低产井比例高;后者分布于地貌落差较大的岩溶斜坡上游区,放空漏失井比例大,出现大量高产井。分析认为,地下河迂回曲折的空间结构及其径流强搬运能力,使大量岩溶碎屑物质充填其中,导致其超高充填率;潜水面季节性升降使其充填物具旋回性及可对比性,加之水流冲蚀和构造活动,导致溶洞多期垮塌,构成了上游区多旋回垮塌-沉积充填组合,未充填空间发育;地下相对封闭的碳酸钙过饱和环境,使其充填物钙质胶结严重,孔隙度降低;未充填空间将是油气挖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290.
<正>1引言天然气市场销售受到生产、存储、运输、营销、用户需求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天然气市场相关统计数据,可帮助天然气销售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并作出合理的应对方案。统计数据通常可从官方发布、专业统计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