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新型凋亡显像剂99mTc-FM-2的制备及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2-IT)修饰FM-2.用99mTc-GH转换络合标记法标记IT-FM-2,放化纯可达95%,且室温下可稳定8h以上.小鼠体内分布研究表明99mTc-FM2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肾清除.正常心肌组织摄取率高、清除快.  相似文献   
22.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后,检测其代谢及释放产物的变化。~(60)Coγ射线照射剂量达5Gy时,血小板表面活化标记蛋白GMP-140分子的表达显著增多,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高;但血小板膜糖蛋白Ⅰ_b和Ⅲ_a未见明显改变;当剂量为2.5Gy时血浆内血小板TXB_2的产生及释放就呈显著升高;γ射线剂量大于5Gy时,血浆内vWF的浓度显著升高。结果提示:~(60)Coγ射线照射剂量达5Gy后,可激活体外的血小板,导致后者代谢旺盛,内容物释放增多。  相似文献   
23.
用高效液相层析法从猪血PMNL中提取白三烯B_4(LTB_4)。将LTB_4与牛血清白蛋白联接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抗体效价1:7000;抗体的亲和常数为2.1×10~9L/M;与LTA_4、LTC_4、LTD_4及其它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交叉反应率为0.4%~6.4%。用氯胺T法制备~(125)I-LTB_4示踪剂。放免测定的最低检出值为25pg/管;检出率为84.2%~113%,批内CV与批间CV分别为5.2%与9.7%。正常人多形核白细胞经钙离子载体A23187与花生四烯酸刺激后生成的LTB_4量为695.5±329.7pg/10~6细胞。各种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PMNL产生血栓烷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lα)(6-酮-PGF_(lα))与LTB_4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急性脑血栓与急性心肌梗塞PMNL的LTB_4生成也有增加的趋势,但脑溢血与非梗塞冠心病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4.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SZ-21及SZ-51经直接放免法评估2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结果为,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分子数在脑梗塞急性期呈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可恢复正常;血小板膜糖蛋白I_b在质膜上分子数显著升高(P<0.05),而血小板膜糖蛋白Ⅲ_a及GMP-140的分子数未见显著改变;血浆内血栓烷B_2(TXB_2)的浓度显著升高,TXB_2与6-酮-PGF_(lα)比值显著增高;血小板数量未见明显改变。结果提示急性脑梗塞发作时,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血浆内GMP-140的放免测定值可作为急性脑梗塞体外特异性诊断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以亚氨基噻吩盐酸盐(2-IT)法修饰抗纤维蛋白的单克隆抗体SZ-63,采用^99Tc^m标记葡庚糖酸钠(GH)配体交换法标记。制备实验性兔股动脉和股静脉血栓模型后,经耳缘静脉注入^99Tc^m-SZ-63进行SPECT显像。^99Tc^m标记非特异性鼠IgG作为阴性对照。  相似文献   
26.
序言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电离辐射源和放射性物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得到广泛地应用。人类正是在利用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用,从而开展了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措施的研究,并形成了放射医学。国际上,1928年,国际X射线和镭防护委员会成立,1950年更名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955年,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成立;  相似文献   
27.
利用~(125)I标记的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特异性单抗SZ-51,来检测12例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血透过程中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血透过程中体内血小板数呈显著性下降,以血透2h为最低;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血透30min开始升高,血透2~3h达高峰,血透结束时基本恢复到血透前水平;而血浆内GMP-140分子数血透3h才开始升高,血透结束时达高峰,血透结束后24h接近血透前水平;血浆β-TG浓度血透早期降低,血透晚期又增高;血浆TXB_2浓度血透30min明显增高,血透2h达高峰,血透结束时仍较血透前为高。结果提示血透过程中体内血小板存在一过性的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28.
血小板无力症是由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_b/Ⅲ_a:复合物质和/或量的异常所致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应用cDNA探针研究了GPⅢ_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在中国人群中仅发现了TaqⅠ多态性,该RFLP由6.5kb/4.0,2.5kb组成,其等位基因频率为0.46/0.54。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将该TaqⅠ多态性位点定位于GPⅢ_a基因第Ⅷ外显子内。通过Southern blot与PCR技术,对两个血小板无力症家系中的各成员进行了缺陷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并对无症状个体进行基因型诊断。这种简化的PCR多态性分析在血 小板无力症家系中进行携带者检测与产前诊断将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用~(60)Coγ线照射,剂量从0至50Gy。辐照后早期内皮细胞培养液中t—PA抗原和活性都迅速增高,PAI活性降低。辐照6天后t—PA抗原和活性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AI活性增高。此外,辐照后早期内皮细胞血栓调节素、PGI_2和vWF释放都增加;但辐照6天后内皮细胞合成血栓调节素和PGI_2能力降低,而合成vWF增加。结果表明内皮细胞经的~(60)Coγ线照射后早期纤溶和抗凝功能都亢进;后期则纤溶和抗凝功能都低下,促凝活性增高。对辐照后内皮细胞纤溶、抗凝功能的改变与急性辐射病的发病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