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目前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波纹管注浆质量检测方法中的不足,提出采用低频声波沿波纹管纵向穿透法对波纹管注浆质量进行检测。通过室内测试试验,研究了波纹管注浆浆体的龄期(强度)、梁体混凝土龄期(强度)等因素对检测波速的综合影响。并基于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机理,构造波纹管注浆密实度与波的传播参数间的关系模型,经试验梁检测,表明模型与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52.
为分析不同动荷载作用下埋地玻璃钢夹砂管的力学响应情况,选取22 t振动压路机,39.4 t和60.4 t重型工程运料车,测试施工期浅埋玻璃钢夹砂管的振动速度时间曲线,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确定玻璃钢夹砂管振动主要频率和幅值。研究表明,22 t振动压路机强震最大振动速度和幅值大于重型工程运料车的振动响应值,与实际压路机用大振动力强震吻合,而三种动荷载对埋地管涵的力学响应均较小,说明管涵刚度高,故施工阶段管顶浅埋土压实完后允许重型工程运料车通行,从而为玻璃钢夹砂管的施工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冷再生混合料的配比和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旧的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和适量的水之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得到了改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有明显提高;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添加剂的种类、剂量和集料的级配.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和检验冷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随着交通需求量的增加,城市道路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若能可靠地预测出即将形成的交通拥挤状态,并采取及时、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可以避免交通拥堵的产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数据,各交通数据往往存在某些内在的联系.分析影响交通拥挤状态的环境因素,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方法对大量已有历史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可以确立交通拥挤发生模式,从而利用发生模式与当前数据来预测交通流拥挤状态.决策树擅长处理非数值数据,而且计算速度快,对交通拥挤状态预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5.
泡沫沥青稳定旧沥青路面混合料冷再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回收的废旧路面材料(RAP)为基础,从材料的选取与级配的组成、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混合料拌和方法及养护方案等几个方面初步得出一套基于水稳性的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该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路用泡沫沥青的最佳含量,进行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与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比较,得出了泡沫沥青再生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56.
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层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作为一种新型、有效,快速、经济且简便的旧沥青路面维修技术,虽在美国己进行了大量试验路研究,但在路面应力分析方面尚属空白.本文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道路实体结构模型,对旧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复合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结构层弹性模量和厚度的变化对路面加铺层的受力影响;温度作用下的温度应力及温度和车辆荷载的耦合作用;对旧路坑槽的修补及旧路面存在的裂缝带来的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车速作为线形评价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速决定线形,线形影响车速.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尤其是对高速公路而言,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运营阶段的使用质量;运行车速则是对线形设计效果最直接的反应,故用其来检验及评价线形设计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天津地区高等级公路进行了实地观测,统计分析出高等级公路上运行车速与线形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类似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车速对线形的敏感性具有一定适用范围,即车速作为线形评价的核心参数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  相似文献   
58.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扩展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普遍存在反射裂缝.首先根据西尔斯和不里恩公式计算了半刚性基层中的温缩应力和干缩应力,指出它们是导致基层首先开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断裂力学观点阐述了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两种开裂模式:剪切型,拉裂型.分别分析了行车荷载与温度荷载造成的不同破坏模式.最后针对影响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因素提出了3种防治措施,即增加面层厚度,改善基层的温干缩性质,设置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59.
为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早期干缩应力,研究了微裂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干缩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基于静态电阻法的室内干缩试验,建立了不同微裂程度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梁式试件干缩应变曲线,为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不同微裂程度下的水泥稳定碎石小梁三维模型,模拟室内环境下的干缩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微裂后水泥稳定碎石早期干缩特性及干缩应变随微裂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裂作用后形成的微裂缝可以有效地减小材料的干缩应变,并且微裂程度越大,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应变越小;且干缩应变值随裂缝间距的增加呈二次函数增长趋势.分别从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角度验证了微裂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水泥稳定碎石早期干缩应力,使应力集中现象减少甚至消失,证明了微裂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有效地预防收缩裂缝的产生与扩展.  相似文献   
60.
为评价埋地玻璃钢夹砂管涵洞的安全性,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本文以理论计算为基础,进行现场试验检测,综合分析地面车辆荷载和竖向土压力传至公路下的埋地玻璃钢纤维夹砂管上的作用力与管涵的受力变形特性,然后用回归预测模型计算1200 k N荷载下的力学参数值,验证管涵安全运营状况。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进行比对,验证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直径1.5 m、厚38 mm的玻璃钢夹砂管的安全可靠性,为玻璃钢夹砂管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