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通过实验室φ350 mm 4辊轧机对V-Nb-Wi微合金化X100管线钢(%:0.057C、1.84Mn、0.25Mo)进行控轧控冷试验。结果表明,在1 100℃始轧,800~900℃终轧,100~400℃终冷温度下,X100钢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下贝氏体。降低终轧温度可细化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降低终冷温度可提高钢的强度,但使钢的韧性降低。X100管线钢的最佳轧制工艺为终轧温度850℃,终冷温度200℃。  相似文献   
62.
对40Cr分别进行激光表面淬火(相变硬化)和加碳熔凝(白口铁化)处理,加碳熔凝是通过预覆碳层进行的,分析检测了处理后的试样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并将其与普通淬火态试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激光淬火试样在两种不同磨损条件下均具有比普通淬火更好的耐磨性.(2)经激光表面加碳熔凝处理后,40Cr钢表面可获得抗磨粒磨损能力较高的白口铁薄层(厚约0.1 mm),但白口铁层中存在的残余拉应力以及白口铁层/相变硬化区之间存在的较多的残余奥氏体将使钢的耐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PE11)  相似文献   
63.
采用静态腐蚀试验考察试样浸泡前后的重量变化,外观变化,机械性能(硬度和冲击强度)变化以及结构的变化,研究了聚丙烯塑料在衣康酸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聚丙烯在衣康酸中的腐蚀主要包括介质的扩散渗透、助剂溶出和聚丙烯树脂的氧化,介质组成和温度有显著影响。经衣康酸介质浸蚀后,聚丙烯的硬度变化不大,但冲击强度有所下降。根据重量、外观及性能的情况,认为聚丙烯塑料在衣康酸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64.
锡的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近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它的理论容量是石墨的2倍以上.然而,较大的首次容量损失是该材料的致命弱点.研究表明,纳米纤维结构的电极材料对解决该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孔氧化铝膜具有制备简单,控制纳米孔洞尺寸方便等优点,利用多孔氧化铝膜作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SnO2纳米纤维,对解决锂离子电池首次可逆损失以及今后研究以锡基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意义.为了找寻在草酸电解液中制备氧化铝模板的最佳工艺,针对各种工艺参数(如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电解液浓度等)对氧化铝膜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为:电流密度1.25A/dm2,氧化时间1~2h,草酸电解液浓度为0.3~0.5mol/L,并对氧化锡纳米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5.
脉冲电沉积RE-Ni-W-B-PTFE-Al2 O3复合镀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性能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蚀性能,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研究了脉冲电沉积RE-Ni-W-B-PTFE-Al2O3复合镀层的成分、形貌及性能.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及Al2O3固体颗粒能明显提高RE-Ni-W-B-PTFE-Al2O3复合镀层中W和B的含量;与直流电沉积相比,脉冲电沉积RE-Ni-W-B复合镀层的表面裂纹已明显减小,但裂纹仍存在,当Al2O3耐磨颗粒及PTFE减摩微粒嵌入RE-Ni-W-B复合镀层中以后,在SEM 400倍下观察,RE-Ni-W-B-PTFE-Al2O3镀层已不存在裂纹, 而且镀液中Al2O3颗粒含量越多,晶粒就越细;此外,研究表明,镀液中Al2O3颗粒含量增加, RE-Ni-W-B-PTFE-Al2O3复合镀层镀态硬度增加,磨损率降低.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镀液组成及工艺参数对电沉积RE Ni W B复合镀层硬度和沉积速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复合镀层硬度、磨损率及抗氧化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为5 13μm/h,硬度为667HV。采用X射线能谱仪测试镀层成分表明,RE Ni W B复合镀层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W=0 49%,wB=1 17%,wCe=1 99%。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硬度、磨损率及抗氧化性有较大的影响,热处理温度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先增加后降低,磨损率先降低后增加;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硬度和磨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即1087HV和0 64mg/(cm2·h);复合镀层的氧化增重随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热处理温度低于400℃时,镀层的氧化增重较小,热处理温度高于600℃,复合镀层的氧化增重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67.
电流密度对甲基磺酸盐电沉积亚光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甲基磺酸盐电镀溶液中进行恒电流电沉积亚光锡镀层实验,考察电流密度对镀液极化性能、阴极过电位、电流效率、沉积速率及镀液分散能力的影响。利用SEM和XRD分析不同电流密度所得锡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晶取向。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增大(0.5~4A.dm-2),镀液的阴极极化增大,电流效率先增加后降低,沉积速率不断加快,但镀液分散能力有所下降;晶体由"向上生长"模式逐渐转变为"侧向生长"模式,择优取向由(321),(431)晶面转变为(112),(332)晶面;添加剂吸附在晶体表面,降低了被吸附晶面的表面自由能,使这些晶面的生长速率下降,从而改变了镀层择优取向和晶体生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68.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60Si2MnA弹簧钢在400℃和440℃回火后的高周疲劳破坏行为。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主要影响60Si2MnA弹簧钢的微观组织及强度从而影响其高周疲劳性能。当回火温度较高而强度水平较低时,疲劳破坏主要起源于试样表面,存在传统的疲劳极限;当回火温度较低而强度水平较高时,疲劳破坏主要起源于内部粗大的夹杂物,S-N曲线连续降低,传统的疲劳极限消失。尽管400℃回火试样的疲劳极限较高,但其疲劳强度比明显低于440℃回火试样。进一步细化钢中的夹杂物,则有望改善较低温度回火样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锌镀层铬酸盐钝化和三价铬钝化的原理及应用前景;分别概述了高铬钝化、低铬彩色钝化、低铬蓝白钝化、军绿色钝化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低铬钝化和三价铬钝化的发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脉冲镀Ni-Co合金镀层内应力及钴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脉冲镀Ni-Co合金的工艺,讨论了脉冲电镀中占空比及频率对镀层内应力及钴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镀层内应力随占空比的增加而降低,随脉冲峰值电流密度增加而升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镀层中Co的质量分数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