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75篇
  免费   15789篇
  国内免费   11541篇
电工技术   1239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187篇
化学工业   17420篇
金属工艺   9353篇
机械仪表   9745篇
建筑科学   10141篇
矿业工程   5577篇
能源动力   3682篇
轻工业   14962篇
水利工程   4181篇
石油天然气   4950篇
武器工业   1804篇
无线电   145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56篇
冶金工业   4919篇
原子能技术   2236篇
自动化技术   20527篇
  2024年   549篇
  2023年   2129篇
  2022年   5225篇
  2021年   6787篇
  2020年   4811篇
  2019年   3402篇
  2018年   3685篇
  2017年   4169篇
  2016年   3846篇
  2015年   6084篇
  2014年   7424篇
  2013年   9210篇
  2012年   11212篇
  2011年   11666篇
  2010年   10994篇
  2009年   10877篇
  2008年   10862篇
  2007年   10711篇
  2006年   9190篇
  2005年   7520篇
  2004年   5499篇
  2003年   4088篇
  2002年   3916篇
  2001年   3555篇
  2000年   2664篇
  1999年   1095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2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3篇
  1959年   37篇
  1951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在微裂隙岩体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的渗滤效应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显著。自主研制了一套微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注浆系统、微裂隙模型以及监测系统3个部分组成,监测系统又分为显微监测系统和压力流量监测系统。当水泥浆液进入微裂隙模型后,利用显微监测系统对裂隙入口处的渗滤效应进行实时观测。利用压力流量监测系统对注浆试验过程中的注浆压力以及累计流量进行自动记录。运用自主设计的微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对微裂隙中的水泥浆液渗滤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种水泥浆材(超细水泥Ⅰ、超细水泥Ⅱ和普通水泥),研究在注浆压力2.0 MPa、水灰比1.0的条件下,不同水泥颗粒粒径大小在不同裂隙开度下的浆液渗滤效应。通过试验发现,当裂隙开度较小时,在裂隙入口处形成了完整的半圆拱形滤饼;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加,在裂隙入口处形成断续分布状滤饼;当裂隙开度增加到无渗滤发生时,裂隙入口处仅残留少量水泥颗粒附着物。通过试验获得了3种水泥的最小可注入裂隙开度大小b min和最小无渗滤裂隙开度大小b crit:超细水泥Ⅰ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80和280μm;超细水泥Ⅱ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100和300μm;普通水泥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140和310μm。研究结果发现水泥粒径的减小对最小可注入裂隙开度大小的影响较大,但对最小无渗滤裂隙开度大小的影响较小。结合渗滤趋势k值,发现随着水泥粒径的减小,相应的k min和k crit值会随之增加,水泥浆液更容易在裂隙入口处发生渗滤,这是因为超细水泥比表面积更大,水泥颗粒间易发生团聚。  相似文献   
92.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布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施工期采用左、右岸各布置3条导流洞的施工导流方案,无论是导流洞规模、单洞泄流量还是导流洞断面尺寸均居国内已建和在建导流洞的前列,特别是6条大断面尺寸的导流洞布置规模,在世界上位居首位。本文简要介绍了溪洛渡导流洞布置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93.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转壳顶在不同矢跨比、长宽比等参数影响下的风压分布特性,并得到风载体型系数,对现行风荷载规范作了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94.
不同管距时玉米渗灌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运城市夹马口灌区和红旗灌区进行了1996,1997两个年度的玉米渗灌试验,研究了不同毛管间距条件下渗灌对其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渗灌毛管间距采用0.8~1.0 m较为适宜。毛管间距愈大,产量愈低;渗灌较地面灌平均减产7.23%,较旱地平均增产30.8%;玉米生长期内总耗水量地面灌最大,渗灌次之,旱地最小。渗灌可明显提高玉米水分生产率,渗灌处理水分生产率平均为1.65 kg/m3,是地面灌的1.2倍,是旱地的1.33倍;两年度渗灌较地面灌平均节水44.4%。  相似文献   
95.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6.
扭臂式静电微驱动器的pulli-n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扭臂式微驱动器模型出发,分析了器件在静电驱动条件下pulli-n现象的产生条件,并给出公式化结果。讨论了器件的几何结构参数对于pulli-n现象的影响,并对具体结构的器件给出了pulli-n角度和pulli-n电压等方面的分析结果。对于特定的扭臂结构,pulli-n角度为悬臂梁最大扭转角度的44.04%,且与扭臂的结构参数无关。  相似文献   
97.
完整描述了一种在部队师旅级单位通用的新闻发布系统。首先根据用户的特点,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架构、系统流程和数据库设计等3个方面阐述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点,并以设计用户登录界面为例写出了部分功能的实现程序,最后对其在中小型企业建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纳米AlN粉末的制备与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温燃烧合成前驱物制备出平均粒度为100 nm的AlN陶瓷粉末,比较了该粉末的常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特性.实验表明:以合成的AlN粉末为原料,添加5%(质量比)Y2O3作为烧结助剂,在常压、流动N2气氛下1600℃保温3 h,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为4~8 μm、密度为3.28 g·cm-3的AlN陶瓷;将同样的粉末不加任何烧结助剂,采用SPS技术在1600℃保温4 min,得到密度为3.26 g·cm-3的AlN陶瓷,晶粒度约为1~2μm.  相似文献   
99.
针对不同地质目标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林吉祥 《石油物探》2006,45(3):217-229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地震勘探成像技术的发展,叠前时间偏移正逐步替代常规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成为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的主流。但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是否优于常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呢?为此,从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某地区三维数据常规处理结果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针对不同地质目标进行了剖析与评价。认为: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分辨率较常规处理明显降低,但对于空间波阻抗变化明显的河流和断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常规处理;对于小于1/4波长的叠置薄储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和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00.
一种压力容器设计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压力容器内体积一定时,利用给出的内体积公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壳体内径及筒体长度(筒体与两封头焊缝间距离),按照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有关规定可得到壳体壁厚一定但内径和筒体长度不同时相应的壳体质量。根据壳体质量的大小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是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