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01篇
  免费   18684篇
  国内免费   13063篇
电工技术   15310篇
综合类   16344篇
化学工业   18507篇
金属工艺   10586篇
机械仪表   10657篇
建筑科学   11431篇
矿业工程   5801篇
能源动力   4147篇
轻工业   17140篇
水利工程   5718篇
石油天然气   4523篇
武器工业   2424篇
无线电   156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90篇
冶金工业   5057篇
原子能技术   2449篇
自动化技术   23413篇
  2024年   590篇
  2023年   2310篇
  2022年   6021篇
  2021年   7440篇
  2020年   5294篇
  2019年   3769篇
  2018年   3987篇
  2017年   4430篇
  2016年   4148篇
  2015年   6526篇
  2014年   8381篇
  2013年   9679篇
  2012年   12762篇
  2011年   13132篇
  2010年   12377篇
  2009年   12201篇
  2008年   12640篇
  2007年   12489篇
  2006年   10838篇
  2005年   8714篇
  2004年   6431篇
  2003年   4281篇
  2002年   4039篇
  2001年   3648篇
  2000年   2876篇
  1999年   1058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3篇
  1959年   28篇
  1951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探讨和研究电网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已成为预防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热点问题。为揭示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机理,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采用质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电网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研究发现,电网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体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和身体因素)、过程因素(组织氛围因素和组织过程因素)、对象因素(设备可靠性低和设备管理松懈)及情境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非作业环境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电网安全事故的致因因素可以分为红色危险因素(r≥0.8)、橙色警备因素(0.7≤r<0.8)和黄色警告因素(r<0.7),其中,组织氛围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因素是电网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网安全事故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电网安全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92.
以面向主动需求响应的荷源二重性建模方法为主题,从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调度的视角分析了国内外在荷源二重性建模方面的研究成果,按照研究对象划分,负荷跟随电源(load-follows-generation, LFG)模型分为一般负荷、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及其组合,对负荷响应建模、优化目标、约束条件、调度方法、控制方式等进行阐述,阐述了负荷跟随发电的模式能够实现主动需求响应,优化负荷曲线,缓解发电侧调度压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相似文献   
993.
电转气(power to x,P2X)是电能向热、冷、气等能源形式转换的前沿技术理念。从P2X的基本概念出发,对P2X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类主要技术的经济性与发展潜力,提出了电力系统视角下P2X的角色与价值。进而构建了考虑P2X灵活性负荷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优化模型,并以华北地区远景目标年为场景,对电采暖、电制氢负荷优化运行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P2X负荷通过参与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对降低新能源弃能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一种基于规模化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配电台区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以“停车—充电”模式为基础,考虑居民区、商业区不同的充电需求,进行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模拟;其次,给出配电台区中快充负荷分散接入的传统方式,以及台区低压侧互联的新型接入方式,并基于此提出AC/DC变流器、储能设备的控制策略,建立台区互联的功率模型;最后,以台区变压器为中心,提出包括配变重载、超载和切负荷成本的风险指标,建立配电台区风险评估体系。以南京市某地区示范工程作为算例,讨论分析不同拓扑结构及快充负荷规模下配电台区的安全运行风险,及储能系统的对台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短路阻抗法不能进行故障类型识别及其与ΔU-I1轨迹法均易受设备测量误差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短路电抗及ΔU-I1轨迹特征联合分析的绕组变形在线检测方法.介绍了在线短路阻抗法的原理,并根据互感器测量误差的短时不变性提出了减小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介绍了ΔU-I1轨迹法的原理,然后给出基于短路阻抗及ΔU-I1轨迹特征联合分析的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检测步骤和判据.通过建立变压器的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考虑测量误差时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考虑测量误差时准确识别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故障,具有工频带电监测和故障类型识别的优点,提高了绕组变形故障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传统锁相环在电压不平衡及畸变时锁相误差大、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根据软件锁相环(SPLL)的原理提出一种滑动滤波器(MAF)前置锁相环,并通过一种快速不平衡分量抑制及相位延迟补偿的方法来改善MAF性能,有效提高了锁相环的动态响应速度和锁相精度.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及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对所提出的锁相环控制策略在三相电压不平衡及电压畸变的条件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SPLL锁相误差小,动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997.
高比例风电的接入和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对分布式架构下的多微电网系统有功功率动态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充分利用灵活性资源对系统进行协调调控.提出一种新颖的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对多微电网系统灵活性备用容量进行评估,定义虚拟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对风电场备用与需求响应负荷备用进行评估,充分挖掘其调频的潜在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一致性算法求解该模型下各微电网的功率分配,提出计及灵活性储备的含风电多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调调控策略,实现分布式架构下灵活性资源的协调优化.通过华东某地区实际数据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协调优化源-荷灵活性储备资源在保障风电消纳的同时,实现了分布式架构下系统的动态功率平衡.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五电平中点有源钳位型逆变器进行研究,分析并抑制了三类引起低压器件过电压的问题。首先,通过引入吸收电容,抑制换流回路过长引起的高关断应力;其次,优化动作时序抑制前级高压器件切换引起的低压器件过电压;然后,设计特殊的关机模式抑制传统驱动全封锁关机造成的过电压问题。最后,在60kW的实验样机上验证了电压应力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从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出发,开展独立微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对于促进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独立微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以李雅普若夫判据和特征值分析法为基础,对基于下垂控制模式的独立微电网系统的小扰动问题展开分析。首先,构建基于下垂控制模式的独立微电网系统数学建模,并基于线性化理论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分析,得到系统小扰动线性化状态矩阵;其次,基于李雅普若夫判据理论,对系统小扰动线性化状态矩阵的特征值进行分析,并逐一改变系统各个参数取值范围得到状态矩阵特征值变化的根轨迹;最后,基于状态矩阵特征值变化根轨迹确定系统各参数初步优化结果,并对比各参数优化前后的系统状态矩阵特征值分布情况,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表明初步优化后的系统运行可靠性增强。该研究成果可为微电网控制参数的优化选取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电网控制决策的实时性,文中将计及预想故障安全约束的经济性优化问题分解为以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基态最优潮流主问题和预想故障安全校核子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可调空间切片并行的分解协调算法进行求解,以避免交替迭代。首先,按不同比例对可调空间进行切片形成多个切片方案,并基于并行计算平台采用原始-对偶内点法对各切片方案进行基态最优潮流主问题求解;然后,对各优化后方式进行预想故障并行安全校核;接着从通过安全校核的切片方案中挑选出发电成本最小的方案;最后,以贵州省某市电网为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