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依据我国北方集中供热区域典型省市5 060个不同规模热源的供热能耗数据,采用朴素贝叶斯模型建立了城市尺度的建筑集中供热能耗强度分析模型。基于统计年鉴公开数据,对涉及北方地区建筑集中供热能耗的主要统计指标进行了分类,系统分析了数据指标的平衡公式、统计范围、数据口径、有效年份、数据完整性等。通过对比2项研究结果与清华大学发布的建筑集中供热能耗强度数据,建议将用贝叶斯模型分析方法得到的各城市建筑集中供热能耗强度作为供热能耗强度的代表值。  相似文献   
292.
槽式复合多曲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光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一种槽式复合多曲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并对其进行光学仿真计算和实验测试研究,通过光学仿真软件模拟计算,研究跟踪误差、接收体位置和入射偏角等对其聚光效率的影响,基于光学仿真研究结果,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集热器的光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跟踪误差为5°时,其光线接受率仍可达到82.26%,装置聚光效率随接收体距槽底的距离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晴天运行时,跟踪误差为10°时集热器出口油温比正入射时低3℃,当集热器中导热油流速为100 kg/h时,装置集热效率最高可达65.04%。  相似文献   
293.
Magnéli相(Ti_nO_(2n-1))(4n10)低价钛氧化物材料具有导电性好、可见光响应强、耐磨、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电池、惰性电极及光催化降解材料。在空气气氛下利用铝还原锐钛矿相TiO_2制备Magnéli相低价钛氧化物材料,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配铝量等工艺参数对制备黑色Magnéli相低价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相变过程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制备出的Magnéli相低价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变化及微观组织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下制备的样品主要物相为Ti_9O_(17),Ti_8O_(15),Ti_7O_(13),Ti_4O_7,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还原程度不断加深,Ti_nO_(2n-1)中的n值不断降低。制备的Magnéli相低价氧化物材料呈颗粒状,粒径200~400 nm左右。通过稀盐酸浸出,可以将Magnéli相材料中过剩的铝除去得到较为纯净的Magnéli相Ti_nO_(2n-1)材料。  相似文献   
294.
研究了常压下用盐酸从钒钛磁铁矿中选择性浸出铁和二氧化钛,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和盐酸质量浓度对铁和二氧化钛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浸出渣结构、形貌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盐酸可以破坏钒钛磁铁矿原有的物相结构,浸出渣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粉化现象,铁、钒、铬等进入浸出液,而二氧化钛仍以钛铁矿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在常压、液固体积质量比7∶1、浸出时间150min、盐酸质量浓度200g/L、温度80℃、搅拌速度150r/min条件下,铁浸出率为63.56%,TiO2浸出率仅为4.34%。  相似文献   
295.
吴恩辉  李军  徐众  侯静  黄平 《钢铁》2023,(2):30-38
高铬型钒钛铁精矿煤基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是实现铁、钒、钛和铬元素综合利用最有前景的非高炉冶炼工艺之一,而金属化球团的物化性能与后续电炉熔分工艺能否顺行密切相关。采用煤基直接还原工艺,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煤矿质量比和二元碱度对高铬型钒钛铁精矿金属化球团的物相组成、金属化率、残碳量、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等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温度和延长还原时间均有利于磁铁矿和钛铁矿分别被还原为金属铁和黑钛石,而较高的煤矿质量比和二元碱度对还原过程不利;金属化球团电阻率的大小依赖于金属化球团的物相组成、不同物相组成的含量及各个物相之间的结合形式;金属化球团的金属化率与电阻率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但是随着金属化率的提高,负相关的程度有所降低;在金属化率大于90%时,电阻率均小于0.5Ω/cm;金属铁的生成量和金属铁晶粒之间的连接作用是影响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提高还原温度和延长还原时间有助于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的提高,而随着煤矿质量比和二元碱度的提高,金属化球团的抗压强度降低。在还原温度为1 300℃、还原时间为35 min、煤矿质量比为25∶100、二元碱度为0.13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296.
侯静  吴恩辉  徐众  李军 《矿产综合利用》2021,(5):206-210,205
生球团的爆裂温度对球团冶炼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微细粒级钛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粘结剂的配比、成型压力、水分含量控制的研究,来提高生球团的爆裂温度.实验研究表明:有机粘结剂用量0.3%,膨润土配比0.6%的情况下,生球团爆裂温度可提高到950℃以上;当球团水分控制在4%以内时,球团爆裂温度可提高到900℃以上;适当地降低成型压力,生球爆裂温度得到明显提高,当成型压力为5 MPa时,生球团爆裂温度可提高到800℃.  相似文献   
297.
概述了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基本原理,从可提高波束能量的一些特殊口径场以及先进的天线技术角度,分别按Whisper波束、超增益天线、平顶波束、聚焦天线技术、非衍射天线进行介绍。最后对微波能量传输系统中发射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8.
为了使铝材具有更好的组织性能,常用Al-Ti-B中间合金作为晶粒细化剂。以TiO2、B2O3为原料,铝热还原一步合成Al-Ti-B中间合金。研究结果表明,CaO-CaF2为造渣剂,且Al2O3∶CaO∶CaF2=1∶1∶1、焙烧温度1 550℃、焙烧时间30 min、Al/TiO2大于0.9条件下,合金与熔渣分离效果较好,成功制备出Al-Ti-B中间合金,Ti、B收率大于80%。合金中Al和B含量可以根据原料中配铝量和B2O3配入量进行调控,制备的Al-Ti-B中间合金的物相主要由TiAl、Ti3Al、Ti2AlN和TiB2组成,随着配铝量和B2O3配入量的增加,合金中Ti3Al和Ti2AlN相消失,物相由TiAl和T...  相似文献   
299.
对跟踪精度要求高是限制太阳能聚光集热器规模化应用的因素之一,为此对一种新型非追日槽式复合多曲面聚光集热器光热性能进行光学仿真和测试分析,利用TracePro软件模拟研究入射偏角对该聚光器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实际天气下测试分析运行工况对该聚光器接收体出口温度、瞬时集热量等热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玻璃盖板对减小该聚光器散热损失的作用,结果表明:对应实际运行情况,该聚光器的光线接收率与聚光效率均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光线正入射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00%与72.69%。当空气流速为3.1 m/s时,聚光器接收体出口空气温度、瞬时集热量与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晴天运行时的平均值分别为43℃与448.3 W,分别比多云天时增加4.4℃和53.1 W,且该聚光器在晴天运行时的平均光热转化效率为50.5%。此外,敷设玻璃盖板的聚光器运行时散热温差比未敷设玻璃盖板时降低19.3℃,研究结果可为非追日复合多曲面聚光器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0.
以氮化硼(BN)、碳化硼(B4C)、海泡石(SEP)、凹凸棒(ATP)、活性炭(AC)、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膨胀石墨(EG)作为支撑材料,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主材,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CM1—PCM7这7种成型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材料稳定性、升温速率和瞬态热导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EG中添加7种支撑材料的最佳质量分数在7%~78%之间;材料泄漏率会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增加而增大,线性拟合表明材料的泄漏率与加热时间存在一定线性关系(R2大于0.93);7种材料光-热转换时泄漏率在0.12%~1.13%;复合相变材料热导率比纯PEG提高了11.5%~620.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