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吕海宝 《激光技术》1989,13(2):7-11
衍射孔径线度与衍射光强存在一定的缩放关系,这一关系可以应用于微小尺寸的工程测量。本文对衍射缩放定理进行了开发,给出了用于单缝和小孔的测量公式以及光电面接收修正因子的表达式。文中还给出了以细丝为例进行的测量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从单片机怎样与调制解调器接口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调制解调器的总体结构及其串行接口的信号特性,并介绍了单片机与调制解调器接口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一种激光多普勒测振新方法,它甚至在相当大的高斯噪声干扰下也能照常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双频谱分析可以将振动的幅度和位相从检测信号和参考信号中间分离出来,因此要用到检测信号的重要的双频谱特性,这个特性反映出频率受振动调制的情况。双频谱分析的应用排除了高斯噪声的干扰,实现了在噪声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的测量系统。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楚兴春  吕海宝  赵尚弘 《光电工程》2008,35(1):55-59,115
针对传统光栅干涉仪中测量范围和分辨率难以同时提高的问题,提出利用单根大长度、低线数光栅实现大量程、高分辨率位移测量的方法.首先利用长度400mm,栅距10μm计量光栅的±5级衍射光生成条纹图,实现了条纹的10倍光学细分.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时移特性的条纹细分新方法,利用相邻两帧条纹图同一位置处相位的变化实现了高达1000倍的条纹电子细分.在此过程中,针对能量泄漏对傅里叶变换法相位提取精度的影响,提出条纹图整周期裁剪的方法,使条纹细分精度至少可达到1/1000条纹周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纳米级的分辨率和优于10nm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5.
多线程技术在条纹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光栅条纹实时采集采用MFC AppWizzard创建程序框架并自动生成主线程.并编写捕获标志信号程序,自定义消息.编写消息处理函数,在消息映射中加入代码,自定义消息映射.用主线程的初始化函数创建并启动采集线程,设置线程的相对优先级.采集线程捕获帧数据标志信号并发送到主线程,主线程收消息,执行相应的处理.线程的同步由数据转存法实现,从而实现光栅条纹实时采集.  相似文献   
36.
单片机与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片机怎样与调制解调器接口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调制解调器的总体结构及其串行接口的信号特性,并介绍了单片机与调制解调器接口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37.
罗武胜  吕海宝 《电气自动化》1999,21(4):37-39,50
本文介绍一种由用户智能电表,中继器,近端中心分机,远端管理中心构成的智能电表综合管理系统,分析了系统近端和远端通信可选择的方式及可行性,具有阐述了中继器的设计思想和系统软,硬件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传统半光强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提出了激光半焦斑边缘检出法,介绍了一种采用激光半焦斑边缘检出法的光电测径系统及其相关的技术要点。分析并修正了系统误差,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表面处理工件的精密测量。系统的设计量程为100mm,边缘检出灵敏度为0.32um,测量不确定度为2σ≤3um。  相似文献   
39.
水平定向钻进轨迹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0前言导向钻进技术一直是非开挖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发展最快的一种技术。为了确保避开原有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准确、顺利地完成铺管任务,除了导向仪器的研制之外,钻孔轨迹的合理设计也非常重要。考虑到施工条件和轨迹控制的难易程度,实际中最常用的是“直线-圆弧-直线-圆弧-直线”型钻孔轨迹形式。近几年,基于这种形式的轨迹设计方面的研究有不少,但大多是在管线穿越起点和终点确定的前提下对入土段和出土段的设计[1,2]。而针对地下原有管线复杂、障碍物较多的情况,显然管线穿越的起点和终点位置确定同样存在最优设计的问题,而且是整个轨迹设计的关键环节,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了弥补以往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笔者利用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以BENZ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运用PLC控制器EPEC2023模块及其配套的CODESYS软件,通过CAN总线对发动机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对发动机进行有效的实时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该故障诊断系统可以避免发生重大的生产事故,缩短故障的排查时间,减小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