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物料在回转干馏炉内的停留时间影响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技术的干馏效果及出油率。在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干馏系统实验台上,以油页岩颗粒与页岩灰的混合物为实验物料,采用示踪粒子方法研究了冷态条件下混合物的配比、回转干馏炉(带内部翻料构件)的旋转方向2种因素对混合物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比例的不同会造成颗粒平均粒径的不同,平均粒径较小的混合物料停留时间长;干馏炉因翻料构件的结构特性,旋转方向不同时能形成不同的颗粒运动模式,当工作在直角抄板模式时,较大的表面层颗粒滚落距离造成了较长的物料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图分析结合灰熔融温度测定,研究了五彩湾高钠煤灰中矿物转化机理及城市污泥对高钠煤灰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污泥添加质量比为S/C(sludge/coal)=4时,结渣指数(Fssludge=1150℃,污泥提高灰熔融温度程度较小。对污泥改性使其(SiO2/Al2O3)物质的量比为2,添加至煤中,当S/C > 1时,Fs > 1235℃,灰熔融温度明显提高。Rb/aRb/a(+P)Rb/a×Na等指标可良好预测高钠煤与污泥混合物燃烧的沾污、结渣倾向。煤在空气气氛下,燃烧温度800~1100℃,灰中主要矿物钠长石、钙铁辉石、蓝方石等熔点低,高熔点矿物霞石等助融性强、消失温度低。而添加污泥后,混合物灰中新生成Ca3(PO42、Ca2P2O7、CaAl2Si2O8等高熔点物质,有利于提高煤灰熔融温度。而污泥中(SiO2/Al2O3)比、Fe含量高,会对硅铝酸盐等产生助熔作用,抑制污泥中P提高灰熔融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燃尽风率对燃煤锅炉NO_x生成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燃尽风率对锅炉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利用CFD方法通过恰当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方法对某800 MW超临界锅炉进行了不同燃尽风率下的数值计算。对温度场及相关组分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燃尽风率越大,主燃区温度和氧浓度均有所降低,CO浓度明显升高,NOx浓度明显降低。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燃料的燃尽及出口烟温产生不利影响。在计算的燃尽风率范围内,炉膛出口NOx浓度随燃尽风率增加基本呈线性递减规律。当燃尽风率在15%~20%范围内变化时,其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较高燃尽风率下,其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14.
桦甸油页岩及半焦孔结构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美国康塔公司生产的AwTOSOB自动吸附仪上对桦甸油页岩及不同终温下制得的半焦进行等温氮吸附试验,得到油页岩及半焦的吸附型线和脱附回线,并应用BET和B.J.H方法分别计算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干馏终温对油页岩的孔结构具有较大影响,在700℃以下,半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干馏终温升高而增大;半焦的孔结构发达,吸水能力强,最好采用干法除焦方式,以便进一步利用油页岩半焦.  相似文献   
15.
介质阻挡放电脱硫脱硝过程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中的脱除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氧气含量、相对湿度和烟气中SO_2的初始浓度等。本文通过改变SO_2初始浓度、氧气含量和相对湿度来研究脱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结果发现,在N_2/SO_2/NO体系中SO_2初始浓度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对NO和SO_2的脱除率影响很小;而N_2/NO/SO_2/H_2O体系中相对湿度的增加对SO_2的脱除的影响较NO的影响大,增加烟气中相对湿度能明显减少SO_2在烟气中的浓度;N_2/NO/SO_2/O_2体系中氧气的增加对SO_2的脱除效率影响不明显,但能促进NO氧化成NO_2或者其他的氮氧化物,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加速NO的生成。探讨NO和SO_2的反应机理,发现SO_2的反应主要与OH和水合电子有关,而NO的反应与O、N等活性基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了控制燃煤SO2的排放,研究了高温下钙基固硫过程中硫存在形态变化机理.采用定碳炉研究添加钙基前后硫析出特性,采用XRD实验检测燃烧不同阶段硫的存在形态,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预测燃烧产物中不同含硫物相分布.原煤燃烧时硫主要以SO2形式在燃烧初期析出,添加钙基后,燃烧初期SO2析出浓度剧烈下降,硫析出曲线呈双峰状.添加钙基后,CaS在燃烧初期的大量生成以及在燃烧后期的氧化,是造成硫析出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热力学平衡计算表明:贫氧条件下原煤燃烧时,H2S、FeS、CaS、S2、COS为主要含硫物相,添加钙基后,贫氧工况下硫主要以CaS和H2S的形式存在,富氧环境下,硫主要以CaSO4、SO2、SO3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某台1025 t/h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OFA与三次风联合反切以降低炉膛出口热偏差的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反切层以上炉内流场旋转逐渐减弱、相对切圆直径减小,但对炉内主气流的空气动力结构影响不大;反切削弱了水平烟道入口处的扭转残余,使烟气在水平烟道内分布更加均匀,水平烟道入口左右侧温差减小。采用OFA与三次风联合反切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平烟道内的热偏差,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华台山电厂的烟气再热器(GGH)经常出现堵塞,主要原因是除雾器效率偏低.影响除雾器效率的关键因素(内因)就是除雾器挡板板形及相同板型下不同挡板板间距.本实验台是根据电厂除雾器的实际尺寸,以1∶15的比例措建的.实验中使用的是聚丙烯折型板和聚丙烯带倒钩弧形板两种板形,而板间距则分为3种:20mm、26mm和38mm.通过分析比较除雾器在以上两种板形以及3种不同间距下的性能参数,提出除雾器挡板的最优配置方案,从而达到最好的除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